【讀者舉手】知人論世──讀《余英時訪問記》

文/梁右典 余英時先生親筆撰寫的《余英時回憶錄》、口述並經李懷宇整理的《余英時談話錄》、以及李懷宇所著《余英時訪問記》,剛好譜成三部曲,是瞭解余先生不可或缺的三本書。本文略述三部曲最後一部,而之所以有別於前二部,在於本書對於余先生日常談話的興趣多所勾勒,也可以補充上述兩部作品未及提到的內容。特別是余…

【維斯塔愛看書】《勇不放棄》:傳達人道價值的普世精神

對於從小就夢想當科學家的我來說,想當科學家除了想要發明很厲害的東西來改變世界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對於諾貝爾以及諾貝爾獎的憧憬。 但一直到去年十一月,我造訪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老城區大廣場北側的諾貝爾博物館(Nobelmuseet),才真正有機會得以理解有關諾貝爾獎、歷來諾貝爾獎得主和阿爾弗雷…

即使只有一隻手臂與一隻眼,也要用力擁抱自由與平等價值──南非前大法官奧比‧薩克斯訪台《勇不放棄》新書對談

整理/何宛芳 「奧比大法官雖然只有一隻臂膀,但卻有神奇的力量。」《勇不放棄:唐獎得主的故事》作者也同時是新書發表會的對談人許芳菊如此形容。她表示,自己在寫這本書,認識唐獎首屆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斯(Albie Sachs)之前,也曾認為南非跟臺灣沒什麼關係,感覺很遙遠,但研究之後才知道除了奧比的故事…

唐獎精神:特務炸彈奪走南非大法官薩克思的右手,卻無法消滅他舉起法治的力量

文/陳長文(唐獎教育基金會董事) 二○一四年九月我聆聽了唐獎法治獎第一屆得主、南非大法官奧比‧薩克思的兩場演講。 薩克思以溫柔的語調,娓娓回憶南非爭取民主與法治的艱難歷程。他不時地以只剩不到半截的右臂,舉起那片空袖,我忽然覺得,那被政府特務炸彈炸掉的手臂依然存在,那空袖甚至比巨人的手臂還要強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