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怒時不想被大腦杏仁核綁架,前18分鐘是關鍵

文/郭葉珍 盛怒時不是告訴自己不可以生氣, 而是先停一下,把注意力放在身體與呼吸上, 穩住大腦中氣噗噗的杏仁核。 經常受邀演講的人都知道,有時候人在忙時腦袋會搞不清楚地亂答應,等到有空回想時才意識到自己惹了大麻煩,然後就開始怪自己為何要答應。但,好吧,既來之則安之,這次不小心應允的演講,剛好可以去住…

被某些言行激起的情緒特別強烈,多半映照出自己的困境

文/郭葉珍 通常人會生氣、被惹惱都有具體的原因或有脈絡可循,但有時候心中就是會頓時升起一把無名火,讓人摸不著頭緒,不知情緒從何而來。就像前陣子,和幾位朋友聊到彼此近況,也談起一位不在場的共同好友曉琪最近發生的事時,允文就格外氣憤。 允文說:「曉琪的公公過世後,先生想把媽媽接來家裡住,但曉琪卻說需要有…

面對氣噗噗的自己,要像陪伴一個哭鬧不休的孩子

文/郭葉珍 如果遇見內心的小孩,別罵他了, 拍拍他、抱抱他,告訴他:「你做得很好了。」  雖然寫了許多和情緒相關的文章,但每逢有人問,氣噗噗時是不是要轉移注意力?我都沒辦法很乾脆地回答「是」或「不是」,因爲在轉移注意力之前,還有個更重要的步驟——陪伴情緒。而這個步驟,需要經過八週時間循序漸進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