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子瑜 書,藏著世界的故事,從早期的神話傳說,到後現代的科幻小說。它,本身即是解開世界內在的一把鎖。自幼人類就擁有與生俱來的想像力,藉由閱讀經驗的展開,指引著人格正值形塑期的青少年在即使沒有玩伴的房間裡,開始對人間有更深理解,從文字中換另一種角色生活,聽見不同的聲音,看見一個全新的世界。 兩種截…
文、照片/劉子瑜 啜口咖啡、翻頁書,然後起身旅行──「H.I.S. 旅行、書本與咖啡」 如果你正在安排一場旅行,是否常常在最初的情報搜集、機票比價、尋找住宿、規劃路線的前置計劃中,就已經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實體的旅行社好像只剩等一切具體計劃都確定後,代購機票和酒店的功能。 在日本眾所皆知的 H.I.…
文/劉子瑜 「很想去圖書館拿本書坐下來靜靜地享受閱讀,或好好聽完一場講座,可是帶著學前的幼兒一起去,深怕孩子一哭鬧影響到周圍的人,實在是窒礙難行。」相信這絕不是少數新手爸媽的心聲,正值育兒階段的父母常因故犧牲了自己成長學習的機會。 目前負責管理日本全國 432 間公共圖書館的圖書館流通中心(TRC)…
文/劉子瑜;照片/糸屋 長期關注著東南亞移民工權益的張正先生,在桃園後火車站附近成立了台灣第一間東南亞書店,並發起「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活動,號召有機會去東南亞的旅行者,能夠在旅途的閒暇之餘,為離鄉背井來台灣工作或生活的外籍朋友們,帶回一本他們故鄉出版的書籍。他深切體會過,異鄉人只有從閱讀最…
文/劉子瑜 「只要翻開我青春時代的字典,出現的一定是宮部美幸,這麼說一點也不言過。」 一位年輕的日本書迷,在推特上如此留言。 在日本當代被譽為「平民國民作家」的宮部美幸,是推理文壇的閃耀天后。曾經青春時期不愛上學,自嘲沒有什麼長才的她,或許沒想過有這麼一天,會經歷連載9年的執筆,用掉 5,183 張…
文/劉子瑜 芒花開,柿子紅,秋天一到,日本人說是「食慾之秋」、「運動之秋」、「藝術之秋」,也有人說是最適合閱讀的「讀書之秋」。 在這微風吹拂的季節,由日本圖書館協會、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日本書籍出版協會、日本雜誌協會、教科書協會、日本出版經銷商協會、日本書店商業組合連合會七個團體共同組成的「讀書推…
文、攝影/劉子瑜 ➨➨【日本特派】如果書店不死,它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上) 書店會死嗎? 又是一則一間老字號的傳統書店,終究抵擋不了網購的低價競爭,宣布在城市裡熄燈的新聞。類似的劇碼不止在臺灣,也同時在日本上演。回顧這十年間書籍和閱讀環境已劇烈變化。想要隨即閱讀的書,可以上網購買電子版本,或從電…
文、攝影/劉子瑜 書店會死嗎? 又是一則一間老字號的傳統書店,終究抵擋不了網購的低價競爭,宣布在城市裡熄燈的新聞。類似的劇碼不止在臺灣,也同時在日本上演。回顧這十年間書籍和閱讀環境已劇烈變化。想要隨即閱讀的書,可以上網購買電子版本,或從電子圖書館下載借閱。2001 年時日本全國原有約兩萬一千多家書店…
文、攝影/劉子瑜 提到日本的夏季,必定會想到花火大會和各式祭典。若走訪各大書店,不難發現今夏的書市也正充滿如此風情。 每年兩次備受日本文壇矚目的「芥川賞」和「直木賞」兩大獎項頒佈後,走進任何一家連鎖書店,隨處可見書腰上掛著第幾回某某賞得獎、候補、入選作品的文宣,拼命向讀者呼喚值得一讀。新進作家只要得…
文/劉子瑜 台灣和日本乍看經貿交流相當頻繁,但在庶民生活裡,許多日本人對台灣的理解程度卻很單向,侷限在書店裡的旅遊書上,對台灣印象的回應關鍵字僅有芒果冰、小籠包、故宮、101,甚至有以為到台灣觀光要換匯人民幣。讓日本重新認識台灣,理解過去台灣與日本深刻淵源,明白日本引揚歸返後台灣土地上的變化,放眼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