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一個故事被冠上「青春」之名,似乎就框限了某種想像。 主角大約是中學到初出社會那十年之前的年紀,故事內容多半與校園與人際關係有關,可能是甜蜜或苦澀的戀情,可能是殘酷又黑暗的霸凌。當然這些不算太侷促的框架,創作者依舊能在其中發展出無限可能,只是印象深刻的幾部似乎就決定了名為「青春」的故事該有哪…
文/犁客 距今六十多年前,東京池袋,有個台灣人想賣台灣小吃掙錢過活,那時距離二戰結束沒幾年,從台灣回到日本的日本人不少,想像中賣台灣小吃應該有搞頭。不過他轉念一想,二戰結束後從中國和滿州回到日本的日本人更多,要做生意,應該瞄準大目標才對。 於是,這人推翻本來想賣台灣炒米粉的想法,改賣水餃和大滷麵;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