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入行皆因喝醉酒,參與歷史難退休

有人當編輯是因打算實踐理想,有人當編輯是因灌注滿腔熱情,有人當編輯是純綷為了混口飯吃,也有人當編輯是因喝醉酒⋯⋯嗯,好喔。 這個因為喝太醉答應當編輯的人,因緣際會參與了八零年代台灣本土漫畫努力想要出頭及日本商業漫畫在正版時期之前的最大盜版反撲、參與了幾位重要本土漫畫家的作品及漫畫雜誌、替國內讀者引進…

她處理這些主題的手法,與男性漫畫家有很大的不同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葛雷易克(James Gleick)的《我們都是時間旅人》(Time Travel : A History)書中,提及「創作」與「閱聽」之間的「時光旅行」──創作者的思索,「現在」創作之後就會成為「過去」,而閱聽者在「未來」閱讀的時候,又會回到創作…

連載時沒有劇本,沒有人知道我下期要畫什麼──專訪任正華

文字/任正華;筆訪、整理/犁客 八零年代掙出名號的台灣漫畫家中,任正華是個異數,無法用一分為二的「少男/少女」漫畫來定義她的風格,也很難簡單用「神怪」、「恐怖」等等分類來將她當時發表的作品歸類。 任正華以長篇作品《修羅海》正式出道,作品主題清楚完整,雖是初次創作長篇,駕馭故事的能力已早早展現。爾後任…

要幫小說主角找出路,也要替自己的人生找出路──馬利談《阿鼻劍》與前傳

文/犁客 上個世紀有段時間,大家都讀武俠小說,早一點開始的可能從柳殘陽、還珠樓主開始,比較晚的至少也會趕上最有名的金庸、古龍,香港和台灣的觀眾天天守在電視前看小說改編的武俠連續劇,充滿動作畫面成為台灣讀者對香港漫畫的最初印象之一。 大約三十年前,台灣出現一本全本土漫畫雜誌《星期漫畫》,初期刊登三個漫…

【一週E書】「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濁世,是否就在那裡?

文/犁客 1989年2月,一本漫畫雜誌在台灣書市出現。十六開本,內頁黑白印刷,不厚,最初連載的漫畫只有三部,價錢不貴,只要30元。 這本漫畫雜誌叫《星期漫畫》,從刊名就知道打算做的是週刊;雖然一開始只有三部連載,但那三位漫畫家都擁有怪物級的技法。 三十年過去,三位漫畫家當中,編繪《遲來的決戰》的曾正…

【一週E書】沒有一個漫畫家做過他做到的事──鄭問

文/犁客 如果你因《風雲外傳:天下無雙》或者《漫畫大霹靂》被鄭問的畫技打動,那麼你可能是港漫迷、馬榮成迷、霹靂迷、布袋戲迷,或只是因為年紀很輕。 如果你因《鄭問之三國志》被鄭問的畫風震懾,那麼你可能是三國迷、遊戲迷,或者就是因為好奇:三國遊戲百百款,但很難得看到一款會把角色繪師名號放在遊戲名稱上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