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大賣超過一千五百萬冊,但讀者可能只讀了⋯⋯2.4%!?

編譯/暮琳 如果說紙本書的寶貴之處在於紙的觸感、書的氣味、收藏價值或幫助記憶的實體感,電子閱讀則為讀者與出版業者帶來其他禮物:近乎無限的收納空間、攜帶便利性、搜尋功能以及最重要的——統計數據。當全世界都試著用數字來獲取資訊,電子化的書本除了服務讀者、為讀者提供內容,同時也替作者與出版業者提供了了解讀…

【GENE思書軒】不需要觀落陰!讓霍金回答你最想問的問題

如果你有一大堆關於科學、科技、人類未來⋯⋯等等的問題,你最想要問誰? 如果說很多人想問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1942-2018),應該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吧?畢竟,霍金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 fr…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特輯:真相比你想的更虧雞!

我們習慣把某些專業視為日常的一部分,例如烹飪做菜,就算是米其林主廚的手藝,我們都會覺得並不遙遠(只是吃不起);但我們也習慣把某些專業切割到日常之外,例如科學。但事實上,科學研究的起點就是日常裡的各種好奇,科學家關心的,和大家差不了太多──有沒有阿飄?科幻片那些東西做得出來嗎?今天晚飯到底要吃什麼? …

顏擇雅:那些年,我讀了超多垃圾

文/顏擇雅 博學多聞的雅言出版社創辦人顏擇雅,少年期時卻對影視八卦跟社會新聞最感興趣。她也從殺人魔新聞接觸到莎士比亞,從社會新聞讀到白先勇小說。 回想我十五歲之前,讀過的垃圾好多,有的還是在學校讀的。 不是,我講的不是國文課本。雖然當年每學期第一課都是老蔣文章,無聊歸無聊,但畢竟都出自文膽手筆,文字…

【老貓出版偵查課】怎樣科普硬知識

許多人都誤會科普書,認為科普書一定要淺顯、親切、活潑,讀者才容易吸收,書才好賣——這和我的經驗大不相同。在我的工作經驗裡,更深刻、有洞察力的書更好賣,讀者並不介意知識太深,讀者介意的是這書能不能給我帶來收穫。 親切活潑也不是科普書好不好讀,能不能賣的關鍵,讀者需要的是燃燒的動機,一旦閱讀動機點燃,讀…

某些書就是跟你沒緣分!但你曾假裝讀過這些書,或早就投降放棄了?

編譯/陳慧敏 你宣稱看完的書,真的都有看完嗎? 在心愛的女生面前,在眾人聊天場合,你曾對沒看過的書裝懂,對沒聽過的作家裝熟,然後,私下快問 Google 大神,猛查維基百科,就為了假掰自己是文青嗎?是哪些書會讓你這麼做? 網路雜誌《The Federalist》專欄作家多明尼克(Ben Domene…

【老貓出版偵查課】編輯生涯的第一階段應先立志做出暢銷書

有些新朋友進了出版業,日子越過越不開心,我也曾在出版業內過得不開心,現在把個人的體會分享一下。 在出版業為什麼會不開心?原因通常很實際,你做的東西,讀者不買單。不管是什麼書,文學、非文學,市場主流、非主流,你覺得花盡了吃奶的力氣,做出自己最滿意、意義重大的作品,不幸讀者就是沒感覺,給你冷漠的無視。 …

【老貓出版偵查課】不要再以為裸體加屍體就是成功的祕訣,那差得太遠了

上周提到:「我們現在只懂得看眼前的收視率,追逐下一分、下一秒的點擊,只知道官能的刺激可以帶來收益,卻不懂得在深沉的人性裡,埋藏的才是巨大的回報。」 似乎話說得太簡略了,我得補充一下。 現在大家貶抑八卦報最常用的說詞,就是「只會用裸體加屍體來吸引眼球」。這其實是對八卦報的無知。如果認真觀察蘋果頭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