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新:星空下的無私分享

文/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1989年秋,我回到台灣,開始了天文領域的教研生涯,一晃就二十八年了。這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心路歷程,我覺得,其實不是「教書」,而是「分享」,和學生分享老師眼中的宇宙,和老師心中的宇宙觀。 學習天文是讓人愉快的,接觸觀測則是令人感動的,這裡所說的「觀測」,不只是仰…

【GENE思書軒】讓各位大忙人快速理解那些科學家也很難搞懂的東西!

浩瀚的宇宙當中,除了外星人,還有什麼奇特的天文現象讓渺小的人類感到敬畏又謙卑?雙星、白矮星、夸克星、中子、脈衝星、超新星、黑洞、暗物質⋯⋯這些在媒體和電影中不斷出現的名詞,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頂尖天文物理學家總想要突破人類智識和儀器的限制,探索遙遠光年以外、百億年前的這些天文現象,他們窮盡心力和努力…

【GENE思書軒】愛因斯坦沒那麼神,以及為什麼要花錢投資科學研究?《完美的理論》

今年二月中,我的臉書塗鴉牆被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大洗版,就是傳說中的「重力波」。可是我的同溫層太高檔了,因為我連重力波是什麼都不知道,完全看不懂,一連被洗了好幾天版,我一篇文章都沒看過。不過從整個洗版的標題來看,實驗上驗證重力波,似乎是證明愛因斯坦理論的最後一塊拼圖之一(或沒有「之一」),探測重力波需要…

愛因斯坦最珍貴的發現,解開宇宙奧祕之鑰

文/費瑞拉 下面這句話聽起來也許有點言過其實,似乎將廣義相對論捧上了天,但我還是忍不住要這麼說:能夠駕馭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等於得到了一把宇宙奧祕之鑰,讓我們得以了解宇宙的歷史、時間的起源,以及宇宙中所有恆星與星系的演化。 廣義相對論可以告訴我們在宇宙最遙遠之處有什麼東西,並且解釋這樣的知識對於…

感謝那些不懂的名詞,給我們一百年的美好

文/鳳梨 戰間期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時代,日本則有大正時期,出了芥川龍之介、谷崎潤一郎等名家,中國當時則是所謂黃金十年、德國正在威瑪共和。世界洋溢著一片人類大進步的欣欣向榮! 設計史會告訴你包浩斯這間短命的學院,如何影響建築領域、藝術、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現代戲劇、現代美術等領域。文學界,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