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愛麗絲 你知道嗎?在 1940 年,美國最暢銷的小說是理查德.盧埃林 (Richard Llewellyn) 的《翡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在那一年,《心是孤獨的獵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和《土生子》(Native So…
某一次演講,我提到了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政府曾經濫殺許多人命。此時,台下有一名婦人站起,一臉氣憤對著我與對談人(飛文工作室的負責人、小說家林峰毅)說:「哪有死那麼多人,不過才死幾個人而已!」我無奈表達了,就算只有一條人命,這種事也完全不應該發生。但她無法理解,仍悻悻然離去。 人命之所以輕,甚至可以拿…
文/犁客 《鬥陣俱樂部》裡,無名主角與泰勒德頓閒聊「你想和哪個歷史人物幹架?」時,無名主角說「甘地」,而泰勒的答案是「林肯」,因為林肯「高個子,臂展長,而且瘦子打架都很狠」。 泰勒的答案似乎展現他的好勇鬥狠,而無名主角的答案聽起來取巧:甘地主張和平抵抗,想起來就不會和人動手。但事實上,這兩個答案不是…
《林肯在中陰》,讀來如此哀傷。 哀傷,不只是喪子之慟,不只是林肯總統夜訪墓園,開棺撫視愛子,如此深情不捨。墓園裡處於中陰身的亡魂,包括剛逝世的,林肯總統的兒子威利.林肯,不知道或不相信自己已經死亡,認為只不過生了病 ,夢想返回原來生存的世界。小說出現無數次的「養病箱」「養病車」「養病屋」等詞,他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