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眠/文字;謝程雁、許晉榮/攝影 楊牧被譽為最有希望榮獲諾貝爾獎的華人詩人,其融合人文與自然、縱橫古今東西,且創作、翻譯與研究並行的淵博學識,一般讀者若想深入理解,則需《同樣的心:楊牧生態詩學、翻譯研究與訪談錄》這樣一塊敲門磚,作為楊牧浩瀚思想汪洋的導引航海圖。本書收錄曾珍珍訪談楊牧的重要紀錄與多篇…
文/犁客 「譯預告的時候,常常會譯得更簡潔、更重口味一點;」陳家倩說,「那時大部分都還不知道整部電影會是怎樣,等到本片來了,會視整個狀況重新譯,所以預告出現的字幕,到了本片時就可能改過、變得不一樣。預告和本片大多會由同一個譯者負責,不過偶爾也有例外。」 電影市場是世界性的市場,不過許多國家在引入他國…
文/犁客 「其實我最早的翻譯練習,」陳榮彬說,「譯的是講義。」 陳榮彬唸成功高中時加入校刊社,開始接觸哲學,「放學之後大部分同學去補習,我都跑去重慶南路的書店看書,中國哲學、西洋哲學,或者尼采,後來喜歡歐陸哲學,讀的就是法國、德國思想家的東西,總之什麼都看。」 高中讀尼采可能有點似懂非懂,不過早早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