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能思考但不願意思考,那我到底是會思考還是不會思考?

很多時候知道事情怎麼做不代表你辦得到,因為你想要自己想要做,不代表你想要做。 比利時作家 Nathan Uyttendael 的書《優雅反駁的技術》羅列人回應不同意見的技巧,當中主要內容來自工程師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反駁金字塔」。格雷厄姆在2008年左右寫了《How to Disa…

思考不能只看結局,魔鬼藏在細節裡

「你不覺得這些哲學問題都很無聊嗎?」有一次我的哲學老師這樣說:「比如自由意志好了。不管怎麼討論,最後要嘛人有自由意志,要嘛沒有。兩個結局你早就知道,不管哪個發生,你都不意外」 「所以呢?」 「所以,魔鬼藏在細節裡」 結局的吸引力 柯文哲出席北市教育局閱讀推廣活動,說《老人與海》很無聊,他都跳過中間看…

【怎麼拼出一個展?】2016書展開跑!展覽的「前世今生」你都瞭解了嗎?

文/葉菀菱、林育璞本系列由【閱讀‧最前線】與【SOS】聯合製作刊出 由多家獨立出版社承辦的「讀字去旅行」攤位,是每年書展不可錯過的一站。從 2011 年開始,歷經每個人拖行李箱來擺攤的「讀字機場」、2012「讀字車站」、2013「讀字小宇宙」、2014「讀字部落」,再到 2015 年的「讀字小酒館」…

【譚光磊灰鷹巢城】法蘭克福書展的冷與熱

文、攝影/譚光磊 今年的法蘭克福特別冷。冷有兩重意思,字面上當然是指天氣:低溫接近零度,又下了好幾天雨,在外頭站個五分鐘臉就被凍僵了。法蘭克福大飯店(Frankfurter Hof)向來是書展會前會的大本營,露天雅座竟因此沒有坐滿。大家被凍得哇哇叫,紛紛往飯店裡跑,把原本就高朋滿座的大堂擠得水洩不通…

幕後推手告訴你 故事誕生的故事……

文/何宛芳 訊息更多元、資訊更流通,網路不再是趨勢而是現象;媒體不再集中、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裡,各產業中間人角色的削弱,似乎也是大勢所趨,但這真的代表他們的存在已經沒有意義與價值了嗎? 或許你也曾經這麼想,出本書不過就是編排、校稿、印刷、行銷,出版社編輯們說穿了也就是想盡辦法,把內容包裝成以書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