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喜歡一個創作者,最直接的支持方式就是購買他/她的作品──不過這就顯出「書」的某種特別之處:喜歡某些演員或導演,可以進電影院一刷再刷,喜歡某些歌手或音樂家,除了買唱片還可以買票聽音樂會;那喜歡作家呢?買書,當然,不過絕大多數情況,一本書只會買一次。 當然,以上指的是「以實體製作物承載無形作品…
不想讓唐鳳腦控你,你就戴上錫箔帽──這當然不是真的,唐鳳不會發射某種超能電波控制你的腦,戴上錫箔帽也不確定能不能阻絕這類電波,我們對「腦部控制」的相關想像畫面,來自各式摻雜陰謀論的流行文化載體,可能是漫畫、小說,影集或電影。 但事實上,「腦控」的確存在,而且比你想像得更常見更普及,不需要唐鳳或任何超…
筆答/王立 無論是政治氣氛肅殺的戒嚴時期,還是百家爭鳴的解嚴初期,是中國開始藉著市場開放發展經濟的20世紀末,還是中國成為世界強權之一的21世紀初,中國從沒放棄武力犯台的宣稱,生活在台灣的大家也都明白中國解放軍可能會打過來。 問題不在他們可能會打過來,而在於我們怎麼因應──要思考怎麼因應,要知道他們…
文/犁客 1994年,台灣書市出現一本暢銷書,叫《一九九五閏八月》,預言中共解放軍將在1995年農曆閏8月出其不意地武力犯台,還列出攻擊過程及手法。 過了三十年,回頭去看,這本書的出版充滿各種操作痕跡。1995年前總統李登輝訪美過後不久,中共就在台灣海峽展開軍事演習、試射飛彈,展現武力;一連串舉動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