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要在這個物質社會生存下去,別人才有機會聽得到你

文/Miffy 《洪堡的禮物》,是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的小說,內容描寫美國二十世紀的生活,反映出人類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之間的拉扯,靈魂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裡變得貧乏空洞,失去想像力、感受力以及自我的獨特性。藝術和詩歌再也不能引起世人的讚嘆,人們無法理解柏拉圖式的美,但在追求財富和名利…

這就是搖滾精神──《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十週年紀念增訂版新書分享會

文/犁客 「我知道你們大部分是來看瑪莎的,」張鐵志看著臺下或坐或站、擠得滿滿的觀眾,笑著說,「其實,我也是。」 張鐵志會這麼說,是因為他想當面謝謝瑪莎幫《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的十週年紀念增訂版寫序──二十一世紀伊始,張鐵志正打算出國攻讀博士,他希望整理自己多年來與搖滾樂及社會學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