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在眾多「後─」的宣告(後現代、後政治、後自然、後真相、後民主⋯⋯)之中,在人們普遍不再相信結構性的政治與社會改造,在一片政治憂鬱、冷感或「芒果乾」的氛圍之中,我們還有必要、還可能談論或想像烏托邦嗎? 更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真的理解何謂「烏托邦」,或者我們是否思…
亞特蘭提斯是個古老的遺失之文明的傳說!傳說中的亞特蘭提斯王國的創建者,乃是海神波賽頓!亞特蘭提斯,曾經是個理想國似的王國,一直以來便以它高度的文明與科技成名!傳聞中說,它原本要與希臘作戰,但不知為何緣故,整個城邦王國卻不知緣由的,在一夕間都沉陷到大海中去,消失在世間!這個說法本源自柏拉圖的《理想國》…
柏格曼的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是一部充滿文學藝術的精神與靈韻的作品!透過「互文性」的技巧,編導神奇地將古今作品,穿梭自如地編織在這部偉大的作品中。於是乎「明眼的」觀眾,在觀賞這部電影時,無不內心驚奇;心神迴盪,目不暇接的接受一次又一次的精神震撼,嘆為觀止的沉迷在這部充滿文學用點與互文交涉的偉大藝術作…
文/梁家瑜(Phedo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祕書長) 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還沒過完,所有人都已感受到台灣社會正在經歷的深刻轉變,這場轉變呈現為兩個現象:首先,是青年世代大舉投身公共事務,尤其以 2014 年的三一八運動為代表,這個現象至今還在現實環境中帶來持續的影響;再者,則是哲學再次進入公眾…
「人生識字憂患始。」──蘇軾。 識字,或說得到知識,是憂患的開始,還是快樂的源頭?如果答案是前者,知識/智識讓人憂患,拋開書本才能好好享樂,那麼書籍是不是應該列為禁品?藏書是違法的,公部門應當毀滅藏書,重罰書主? 《華氏 451 度》提出這樣的思考。 《華氏 451 度》的情節設計無比迷人:在未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