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預言──伊格言談《與孤寂等輕》

文/林夢媧 出版首本詩集《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便數次再版的伊格言,時隔七年,帶來新詩集《與孤寂等輕》。伊格言擁有詩人與小說家之雙重身分,曾出版小說《噬夢人》、《零地點》、《甕中人》及《拜訪糖果阿姨》等作品。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策劃多場精彩不容錯過的主題講座,其中伊格言的詩集發表,在2月15日於讀…

2/24【經典也青春第十二講】我令我無法忍受──歷史、科幻、化身,「變成另一個人」的方法

理論上,人難免自我中心,自己讀了兩本書,不知不覺以為別人都沒讀書;自己撈了魚,不知不覺以為別人都還在曬網;自己聰明,不知不覺以為別人都是笨蛋。如果說多數時候人皆如此,這可能是上帝的懲罰;說「上帝的懲罰」意味著,那就是「自私的基因」,基因決定我愛你,基因決定人的自我中心,因為理論上,作為物種(野獸)之…

【伊格言之虛構的萬物論】不是荒原,而是深淵

文/伊格言 小編碎碎念:為何「無差別隨機殺人」在古代並不存在?伊格言說,這竟然與「什麼樣的小說比較難寫」直接相關?! 中歐的小說家發現了『唯有小說才能發現的事』;他們展示了一切存在的範疇如何在『終極悖論』的境況裡猝然改變了意義:如果K的行動自由全然是虛幻的,那麼冒險是什麼?如果《沒有個性的人》裡頭的…

【外邊世界】作家介紹:伊格言

伊格言 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講師。《聯合文學》雜誌 2010 年 8 月號封面人物。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

和生活搞曖昧──伊格言談艾莉絲‧孟若

文/犁客 「我讀的第一篇孟若作品是哪一篇?」伊格言答得很快,彷彿早就在等這句提問,「我記得非常清楚。」 2003 年,艾莉絲‧孟若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十年前,臺灣出版了一本孟若的短篇小說集。「當時我在書店裡,看到那本書的封面上寫著『加拿大最好的短篇小說』,」伊格言道,「我幾乎沒怎麼翻閱內容,就把書買回…

【經典也青春系列講座第二講】我就要我的生命像這樣:伊格言談艾莉絲‧孟若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在她 60 多年的寫作生涯中, 創作出百餘篇的短篇小說作品, 諾貝爾文學獎頌詞更以「當代短篇小說大師」讚頌其文學成就。 艾莉絲‧孟若擅以細膩樸實的文字鋪陳、針尖般幽微細小的小說主題, 去摹寫生命之深奧及其不可測, 並從日常生活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