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麗絲 睽違數年,2023 年台北國際書展全面回歸。文策院也邀集亞洲各國出版社外賓,於 1 月 31 日舉辦公開講座,除了分享各國書市觀察、也探討臺灣書走向國際的機會與現實。 Book From Taiwan 助攻外譯版權交易 講座開端,文策院(TAICCA) 上台簡介臺灣圖書國際版權推廣計畫(…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行過死蔭之地》是勞倫斯.卜洛克「馬修.史卡德系列」的第十本,出版於1992年,之後此系列又有九本續作,因此剛好介於中間轉折點的本書,讓我們看到了辭掉警察工作,擔任私家偵探的史卡德在首部曲1972年的《父之罪》二十年後的樣子,以及逐漸變化中的紐約市的街道…
文/犁客 2021年5月27日晚上七點半,「光磊國際版權」負責人譚光磊、「臺灣推理作家協會」會長冬陽透過Google Meet直播談書,由木馬文化總編輯陳蕙慧主持,討論的主題,是木馬前陣子出版的《烈火荒原》。 陳蕙慧在開場引言提及,這場線上對談由譚光磊發起,活動後冬陽也在臉書中寫到,活動起因是5月2…
文/犁客 「你們可能不相信,像一般人很早就讀金庸的時候,我都沒讀過,那時我面對文學的態度真的是有一點太嚴肅,只看所謂文學性的小說。」紀蔚然說,「後來才越看越通俗,因為發現對我來說,越通俗的小說越容易入睡,我是看書來幫助睡眠啦。」 出版過劇本及散文、從沒寫過小說的紀蔚然,2011年發表第一部小說創作《…
文/犁客 大約十年前,一個戲劇系教授辭了教職,搬到台北市臥龍街一帶的一戶公寓單位獨居。 這個教授,嗯,前教授,姓吳,單名一個誠字,看很多事都不爽──這是他離開學校、劇場以及家庭的原因之一,但不見得是唯一原因,吳誠幹很多事都是因為一時情緒激動(或者喝得太多),事後嘴上不認錯,心裡很後悔。 孑然一身的吳…
文/犁客 「我認為劇本屬於聽覺,」紀蔚然說,「而小說,屬於視覺。」 國家文藝獎得主紀蔚然以劇作家及教授身分聞名,發表過多部知名劇作,十年前跨行寫小說,一鳴驚人──擁有文學博士學位,不過寫的是相對通俗的推理故事,讀的是西方理論,筆下明明是台灣日常。創作形式雖然不同,紀蔚然看來轉換得輕輕鬆鬆,說起創作狀…
在推理小說世界之中,我們何其有幸碰到卜洛克的馬修‧史卡德系列, 我們的閱讀不可奢侈一些、貪婪一些,此時不如此更待何時? ──唐諾 幾個星期前,出版界友人 G 循例在平安夜辦了場聖誕趴,捷運大安站附近一家坪數不大的咖啡館擠進了四五十名同業(來來去去應有破百人),吃披薩喝紅酒配臭豆腐邊聊工作二三事。 友…
昨天下班前收到義大利 Marsilio 出版社的報價,要簽紀蔚然老師的《私家偵探》。跟代理討論之後,晚上就迅速敲定了這筆授權。簽下這本書的法蘭西絲卡‧瓦洛托(Francesca Varotto)是 Marsilio 出版社的總編輯,也是打造該社精彩北歐犯罪文學書單的幕後推手(賀寧‧曼凱爾和《龍紋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