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聆聽一個被迫沉默的聲音——沐羽談米蘭.昆德拉的《笑忘書》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十多年前以《灰色的靈魂》和《林先生的孫女》在台灣引起關注,並曾於2017年的台北國際書展受邀來台與讀者見面的法國作家菲立普.克婁代,在2018年中出版了一本我非常喜歡的小說《托拉雅之樹》。 這本書是為了紀念去世的好友歐傑。 其中第十三章寫他去醫院探望歐傑…

「我要成為擁有多元知識、可以用創意替大家解決問題的人。」──專訪劉軒

文/犁客 「那時去旁聽一門心理系的課,」劉軒說,「我就被吸住了。」 在美國念大學的時候,高中時在茱莉亞音樂學院修過課的劉軒,原來打算選讀音樂科系,但是沒過多久,他就發現課程內容與自己想像的有所出入;當時華爾街是許多青年認定的成功人士就業場域,所以他也和同學一起上過經濟系所的課程,可是發現不合興趣。「…

【世界就是我們】伊格言:我令我驚訝不已

文/伊格言 小編碎碎念:在失去意識一段時間之後,當你醒來,意識如何瞬間「接上」你陷入睡眠之前的意識?何以你終究未曾像卡夫卡的 K 一樣變成一條蟲?何以你竟「還是你」?伊格言帶領我們窺看生命之本質。 天真和世故的差別究竟是什麼呢?在表面詞義上,它們佔據著光譜距離最遙遠的兩端,帶著仇敵般彼此憎惡的目光。…

記憶是竊賊,它偷走傷痕下的陰影,於是我們被困住

文/蔡逸君 「當你回想,就會覺得我們人選擇去記住哪些事是個挺奇怪的問題。說選擇,當然是一定有,不管你是否意識到。……其中有些事甚至可能在當時對你根本沒多大意義。當然,不知怎地,這些記憶卻很持久,在之後的那些年裡一直跟著你。」──阿嘉莎.克莉絲蒂《未完成的肖像》 何致和寫了一本幽默兼悲傷,寧靜卻澎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