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歷史就在陌生人的善意之下,輕巧地轉了個彎:《紅房子》

文/謝幸吟 2022年8月初美國國會議院議長裴洛西率團來台訪問,在飛機降落前,她將下榻的酒店和行程一樣撲朔迷離,媒體傳出可能是中山區或信義區其中一家,最後確定是信義區君悅酒店。如果時光倒流幾十年,外賓訪問台灣住宿的首選甚至唯一選擇,毫無疑問是圓山飯店,也就是今天要說的這本書《紅房子:圓山大飯店的當時…

【讀墨熱門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53:這些人做的這些事,才是台灣真正的樣子

說到要「認識台灣」,大家腦中或許馬上會浮現拍得美美的風景影片,影片裡你成天通勤經過的地方看起來好像某個國外城市,每個人都笑得比熱浪來襲的夏天太陽還要燦爛。當然,你知道看這影片不算「認識台灣」,這只是展現了台灣某個面向的形象。真要「認識台灣」,似乎應該讀點書,不過你一想到歷史書籍又覺得好像太沉重或者太…

【一週E書】見證許多關鍵時刻,承載許多傳奇軼聞的《紅房子》

文/犁客 網際網路成為大家生活日常的這些年,有時大家發現自己可能熟悉的街景出現在一些外國網站的頁面上頭,這些網站部分是媒體,部分是部落格,提及台灣街道商家的原因或許是採訪,或許就是個人出遊的紀錄。某些文章經過整理編輯(或抄襲),會變成某種新聞網站(好啦說穿了是內容農場)的「報導」,加上諸如「全世界最…

「享受不斷從別人戶頭偷錢的快樂」——專訪《紅房子》作者李桐豪

文/愛麗絲 「當時還沒有高鐵,搭統聯往返時都會先看到圓山的紅房子,」李桐豪是台南人,對圓山大飯店的印象,除了「晚間新聞會出現」、「蔣總統家的房子」,是每每自家鄉返北,劍潭山上那幢紅建築。若出國時自松山機場起降,圓山大飯店的紅,亦是舉目所及的鮮明記憶。好比台北意象,又如台灣國門,那抹紅在台灣歷史走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