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個哲學家和他們的冰箱

響應今年學測冰箱之亂,我在臉書舉辦「#如果哲學家有一座冰箱」大接龍,這篇文章挑其中一些我覺得好玩的來稍微說明一下: 泰利斯:我們的冰箱是水做的 畢達哥拉斯:泰利斯,沒人這樣賣冰箱的,你應該強調價位和省電之類的數字 赫拉克利特:你不可能打開同一個冰箱兩次 齊諾:你根本不可能打開冰箱 蘇格拉底:最有料的…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做功德」有什麼問題?從道德勒索和失控的同理心切入

衛福部啟用1966長照專線,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致詞時說明了長照政策的進展和預算增加的現況,也順便提及有照服員認為月薪三萬太低,賴清德表示照服是善事,並以「做功德」回應。 剛好,在上個月的一場講座裡,有個聽眾跟大家分享他的困擾。他是社工,在現在的台灣,社工跟照服員類似,長工時、高度情緒勞動、不成比例的薪…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啊嘶~少年仔,要不要來點自由主義啊~

現代社會最難解決的爭議,常常是那些涉及多元價值的爭議:兩群人對於事實有共識,但對於價值沒有共識,因此意見仍然相左。這種爭議很難解決,因為衝突並不是發生在那些可以藉由科學和邏輯來判斷對錯的議題上,而是發生在雙方對於「什麼是美好人生?」的價值判斷上。 舉例來說,即使這個社會已經搞清楚同性婚姻和相關經驗事…

【讀者舉手】過去所學成了我不自覺的思考框架,而這本書直接衝擊了它

文/周詣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本書的副標題「一場思辨之旅」,其實已經暗暗點出,書中有很大篇幅在進行哲學討論與研究。「哲學」這個在現代人眼中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學科,似乎是只有學者專家才需瞭解的領域,但深入瞭解後,其中隱藏的許多議題卻十分貼近人心。「人為什麼活著?」「自己到底是誰?」「何謂道德…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為何奴化傷害民主?從西耶斯《論特權》說起

在十八世紀後半葉,西耶斯(Emmanuel Joseph Sieyès)在法國出版了幾本小書,其中包含《論特權》和《何謂第三等級?》,許多人認為這些書推動並催生了法國大革命。兩百年前,這些小書包含了許多分析和反對當時社會結構的論證,讓人民了解自己生存在一個不公平、不自由的時代。兩百年後,其中某些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