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把知識變得好玩的那個人是這麼說的⋯⋯

最近這幾年,在網路上以更新、更活潑、更多不同角度對閱聽者傳遞知識的平台越來越多。這一方面讓人好奇:為什麼這些學有專精的人會這麼好玩?另一方面讓人好奇:為什麼在過去的教育體制當中會把知識變得那麼不好玩? 這些人有的持續串接其他領域、組合出不同形式的媒體,影片、動畫、podcast、桌遊⋯⋯有些則與傳統…

艾西莫夫讓短篇超緊湊的創作策略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從前讀過的書,如果是自己喜歡的,出版電子書之後可能就會再買一次,一來方便複習,二來倘若有必要,可以把實體書清掉(其實這事是相當有必要,只是俺一直懶得動手)。 因此之故,重讀了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Foundation)系列。…

【一週E書】讀完後腦袋會忽然出現「天啊我居然讀到這種了不起的東西」的感覺

文/犁客 1942年,有個喜歡讀科幻小說也自己嘗試寫科幻小說的美國青年,在前往拜訪科幻雜誌編輯的路上,想到一個天馬行空的點子。這個青年才二十出頭,但已經讀完了十八世紀英國學者愛德華.吉朋堂堂六大卷的近代歷史鉅作《羅馬帝國衰亡史》;青年想要寫一個發生在遙遠未來、遙遠星球上的科幻故事,但應用他讀《羅馬帝…

楊照 × 詹宏志:你以為你懂得獨處與閱讀,其實並不!

文/何宛芳 身處於資訊雜亂紛呈網路時代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閱讀?時刻連網的環境裡,到底孤獨又離我們有多遠?同是文化人與資深讀者的詹宏志與楊照認為,或許,我們該從重新定義「閱讀」與「獨處」開始,思考這兩個問題。 忽然間,我那些曾經愛閱讀的朋友彷彿都不再閱讀,而且毫無歉疚。 新經典文化、誠品書店…

古羅馬廢墟上的沉思

文/楊肅獻(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聯經出版授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Stefano Costantini 《羅馬帝國衰亡史》一書的寫作,眾所周知,有一個浪漫的起源。一七六四年秋天,吉朋抵達羅馬,繼續他的「大旅遊」(Grand Tour)行程。根據他的回憶,在十月十五日的…

395、476、1453:吉朋與羅馬帝國的衰亡

文/ 鉄鼠 Photo from Wikipedia 見到395、476、1453 這三個數字,不曉得有沒有喚醒你某些記憶。它們是羅馬帝國歷史年表上三個重要的分水嶺。西元395年,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而後西羅馬帝國於476年覆滅,東羅馬帝國則在1453年劃下句點。雖然歷史課本有附上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