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成年之後,就業選擇常常就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樣態,以及有哪些人會與他接觸、以什麼方式接觸。有些職業,例如當醫生當老師當明星當總裁,比較可能出現在從小到大的想像清單當中,有些職業,就沒那麼「直覺」。 例如職業運動賽事的「球評」。 這種職業沒有已經成形的養成系統,所以想成為「球評」有很大一部分得…
文/犁客 「高中時我讀了鄭愁予的詩選;」詹偉雄說,「大家可能不知道,鄭愁予是國內最早的登山族群之一。」 詹偉雄從小喜歡與山林有關的故事。鄭愁予詩選裡的〈浪子麻沁〉場景是雪山,主角是環山部落的傳奇獵人麻沁,講的是麻沁在山裡失蹤的真實事件。這個故事讓詹偉雄產生許多好奇與想像,他沒料到,幾年後在徐如林講述…
文/犁客 「你去看演唱會的時候會想打卡、等人來按讚,但如果你去看摔角,你大概不會打卡;」林育德說,「一方面你會覺得好像不大好意思告訴別人這件事,一方面也怕完全沒有人來按讚。」 摔角有種奇妙的特質。你聽過這個運動、聽過幾個選手的名號(或者他們轉戰演藝界之後的名號),甚至看過幾場比賽(就算只是深夜不小心…
文/李奕樵 在閱讀所有以特定嗜好或人類所構築的獨特競技為主題的小說時,讀者必然會提出來的問題是,為什麼我非得來閱讀不可?在文學的世界裡,並不是所有素材都是等價的,只有越直接、越緊迫、越沒有迴轉餘地的慾望或危機,才有辦法啟動讀者的閱讀動機。生活的故事都是生存的故事。而在同樣的強度背景底下,想要以小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