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青鳥】那些透過色彩對你低語的電影

文/涂東寧 電影於我們而言是什麼?是對生活的儀式性感召。那麼生活於我們而言又是什麼?我們如何自光影裡找回與生命的連結?時光之硯站主、影評人張硯拓指出,電影裡的「色彩」運用是個重點。 「色彩在電影的運用,能帶來意在言外、劇情之外,屬於觀感、氣氛的東西。假如一部電影的用色豐富繽紛,看下來也會開心許多。」…

無論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對待自己──《臥虎藏龍》

文/張硯拓 在那座窯洞裡,李慕白仙逝之後,趕回鏢局配藥的玉嬌龍快馬奔來,終究是來不及。她跪落地上,懊喪又驚懼,情郎剛在懷中死去的俞秀蓮,則舉著青冥劍走來,一刀指向她咽喉,看進她的雙眼。幾秒之後,收劍,遞給旁邊的劉泰保。俞把髮簪送給玉嬌龍,叫她去武當山,然後說:「答應我,不論你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

從上古魔神到太空探險:一次搞懂三大科幻/奇幻文學獎!

文/犁客 或許有人認為科幻與奇幻是兩種天差地遠的類型,一個可能有太空船、機器人和雷射槍,另一個可能有魔法師、獨角獸和噴火龍,但事實上這是不很正確的刻板印象。科幻和奇幻類型的重點都在故事裡加入現實沒有的設定,不同的是這些設定有的用科學方式解釋(其中仍會有許多和現實科學不完全相符的部分),有的則用魔法或…

憤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有憤怒,才會想改變

文/楊力州 歷史告訴我們,想改變,就要學會憤怒,在《我們的那時此刻》這本書,透過電影回顧台灣五十年歷史,重新去看台灣的電影及它背後的時代意義。看見我們不一樣的過去,一樣的未來。 創作,尤其是電影創作,都應該要跟社會對話。 多年來,台灣社會一直鼓勵我們往前跑、往前看,可是我們已經失去了一種能力,就是「…

暗中緩流的侯式韻味:刺客《聶隱娘》

簡單來說,侯導的電影其故事、因果都不重要,他所見的真實人生(或歷史)從來不是直線的因果所形成,而是紛亂無由的,但其中又似有某種大自然的秩序在運行…… ──《看電影的人》 侯孝賢導演以一部《聶隱娘》抱回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而選擇「刺客」這個主題,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外國的朋友可能不知道這個故事…

【果子離群索書】一定有解,一定能解。怎麼可能一物不能剋一物?

想想看,從小到大,有沒有什麼文章,提到的觀點,曾經讓你為之一震,繼而為之一振,影響至今? 震,是驚嘆,居然這樣啊,怎麼以前沒想過?振,是因此增加信心,強化信念,之後你的想法、做法都改變了。 1989 年 3 月詹宏志在《商業周刊》第 68 期發表的〈侯孝賢經濟學〉,便是我念念不忘的單篇文章。 《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