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墨熱門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53:這些人做的這些事,才是台灣真正的樣子

說到要「認識台灣」,大家腦中或許馬上會浮現拍得美美的風景影片,影片裡你成天通勤經過的地方看起來好像某個國外城市,每個人都笑得比熱浪來襲的夏天太陽還要燦爛。當然,你知道看這影片不算「認識台灣」,這只是展現了台灣某個面向的形象。真要「認識台灣」,似乎應該讀點書,不過你一想到歷史書籍又覺得好像太沉重或者太…

讓當時國民黨如芒刺在背,殷海光與《到奴役之路》

文/賴慈芸 身為台大學生,殷海光(1919-1969)的名字不可能沒聽過,也有好幾次經過位於溫州街巷弄間的殷海光故居。但是一直要到我從舊書店買到殷海光譯的《到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時,才第一次從譯者角度來看他的作品。 這本翻譯作品非常有意思,封面只有譯者名字而無作者名字…

流離尋岸的鄔來

文/杜晉軒 榴槤飄飄 一九三七年年七月七日,中國爆發「盧溝橋事變」,第二次中日戰爭的引爆不僅改變了中國的國運,也影響了東南亞華僑的命運。 一九三八年,中華民國雙十國慶這天,在著名華僑商人陳嘉庚的號召下,一百六十八名來自各國的華僑代表們在新加坡宣誓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號召南洋華僑抵制日貨…

紀念碑等級的台灣小說:推薦聶華苓《桑青與桃紅》

文/朱宥勳 ※經作者及出版社同意轉載 我通常會在以下場合提到《桑青與桃紅》:當有人問我,台灣最好的長篇小說是哪一本的時候。當有人想要了解現代主義小說,卻又不想看一些裝神弄鬼的作品的時候。有人想讀深刻談論性別議題的小說的時候。有人想要了解外省族群的流離命運,並且不想同時攝入迂腐的黨國氣息的時候。以及,…

得罪了方丈還想走?就是在說你啊雷震(戳)

文/黃震南 《自由中國》不自由也不在中國,這雜誌名稱太諷刺了 會辦這份雜誌的原因,乃是有一群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認為必須要用民主自由來對抗共產主義才行。當時美國雖然反對共產主義,但覺得國民政府也是……嗯,人家不好意思說;《自由中國》的發行,剛好可以給美國佬看看咱們的言論有多自由,有助於提升國際形象,…

斑斑血淚的台灣民主履歷:《百年追求》

Photo from Flickr by Christopher Adams 文/吳乃德 第二波民主運動初期以外省籍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中心,透過《自由中國》雜誌,對蔣介石的威權獨裁提出言論挑戰。和前一波的反殖民民主運動相較,這一波民主運動的思想格局顯得局限。先前熱烈討論的現代性諸面向,政治的、經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