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台灣特色的資本主義,讓成功模式持續進步下去

文/張夏準 一九七○年代以前,日本是唯一不靠歐洲工業傳統便工業化的國家。想當然爾,背後的原因各方多有揣測。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日本與歐洲的封建制度較為類似,因此日本具有獨特的處境足以吸收「西方」科技;另外還有學者,尤其是日本經濟學家森島道雄,提到日本獨樹一幟的儒家思想,相較於中國或韓國強調個人的德性…

「全世界最好吃肉桂捲」:想操縱群眾,就得利用故事

文/喬治.艾克羅夫、羅伯.席勒;譯/廖月娟 百年來的心理學家,從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到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已用各種論述不斷提醒我們,人往往會做出一些愚不可及的決定,乃至於未能得到最佳利益。說白一點,人們做的事不是真正有利於自己,也沒能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種種錯誤…

【法律白話文運動】工會是什麼?工會能幹嘛?工會一直跟資方對著幹,會不會出事?

※原載於【法律白話文】網站 在自由市場的經濟體系下,勞工以勞力換取工資,但面對擁有資本、生產資料的資方經濟上的強勢,勞工相當難以取得與資方立於相互平等的地位,畢竟公司高層可能會跟你說一句「沒有熱忱的話,歡迎離職」,而勞工卻沒有相對應的手段來爭取或提升自己的勞動條件。勞工唯一能做的就是團結彼此,形成一…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為什麼我們該擔心大學成為職業訓練所?

美國聖母大學哲學教授葛汀(Gary Gutting)是紐約時報的哲學時事專欄「石頭」(the stone)的作者之一,最近台灣引進了他的新書《哲學能做什麼?》(What philosophy can do?),實際演示哲學可以怎麼「用」在社會上。前一篇文章〈你的筆戰能突破「知識論的循環」嗎?〉介紹了…

【GENE思書軒】那些你渴望去做的事,全是被騙的──愚者上鉤的《釣愚》市場

2008年金融風暴,差一點毀掉了整個自由市場資本主義,金融市場混亂到美國政府不得不用納稅人的錢去救,然後一群闖了大禍的貪得無厭銀行家仍坐領了高額分紅落跑,除了無辜的平民百姓,沒人為這場風暴付出真正的代價,也沒人真的負了責任。 歐巴馬就任的八年,美國經濟貌似恢復了元氣,但似乎還未回到金融風暴前,雖然一…

你感覺自己被理解,但其實他們只想要你消費

文/安娜.伯納賽克、D.T. 蒙根 試想幾年後上館子的情景。那是你熟悉的餐廳,所以雖然沒有預約,卻幾乎覺得它們早就知道你要上門。店家喚你的名,並馬上招呼你坐上個人的愛桌。服務生送上你的專屬餐餚。當然,你點的是瓶裝水,或許也多喝了幾杯,也沒漏掉你最愛的甜點。這家店本來就不便宜,你是覺得這頓飯吃下來有點…

Readmoo電子書5月店長莊瑞琳:全球化的脈絡中,思考與行動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2014 年,Readmoo電子書開始邀請各界名人成為一月店長,以3,000 元為範圍,推薦讀者自己心目中的好書。五月店長由衛城出版總編輯莊瑞琳擔任,莊瑞琳非常認真的將自己的書單分成三個部分,用她自己的話說: 這份書單的三個領域,當然是充滿選書者的獨斷,擅自決定哪些主題具有重要性,但無疑的,環境與階…

【GENE思書軒】零邊際成本社會的物聯網革命、協作分享及式微的資本主義

我們或許一點也不難想像,有一天我們家裡的空調、冰箱、電視、洗衣機、洗碗機等等,出門時代步的汽機車等等,全都裝上了像今天的智慧手機一樣的裝置,還有工廠的所有機器和商場的所有購物車也一樣,它們能夠進行精密的計算,並且利用無線網路互通資訊,讓我們過著極為有效率的生活,以最少的能源做出最大的生產。不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