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缺乏理解,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精神病院

文/臥斧 ※原載【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本文涉及圖像小說《瘋人院之旅》情節,請自行斟酌閱讀 我們看到的世界,並不是同一個世界。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經由自身的各種受器接受來自外界的刺激,在大腦中轉譯成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感覺訊號,組成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即使刺激的來源相同,每個人…

比尋常漫畫更深刻入世,比文學小說更平易近人──《與神的契約》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1939年底,耶誕節之前,綽號「大忙人」、開漫畫公司的艾弗瑞特.阿諾(Everett M. “Busy” Arnold)找漫畫家威爾.埃斯納(Will Eisner)吃午飯;阿諾告訴埃斯納,報紙想在週日版刊載漫畫,屬意由埃斯…

【一週E書】史上第一本「圖像小說」的迎頭痛擊,一如命運

文/犁客 對於一個出生在二十世紀的人來說,二十一世紀最奇妙的事情之一可能是漫畫改編電影的大量出現,美國自然是大宗,日本也不少;其實如果九零年代在戲院看過電腦特效可以做出多神奇的畫面(記得《侏羅紀公園》嗎),大概不難想像漫畫裡的誇張華麗能夠在真人電影中精采重現,但真正神奇的,其實不是特效(雖然很多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