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國的殘酷童話:讀查理.亞當斯《瓦特希普高原》

紀錄整理/洪啟軒 講座開始,主講人譚光磊先跟讀者們說明選書緣由。國中時的他沉迷於英文電動,為了理解內容涵義,開始閱讀起英文小說,而家中書架上「世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瓦特希普高原》,反而成了他少數閱讀的中文小說。他補充道,這老牌出版社還在,只是現已非純文學出版品為主要面向。 關於《瓦特希普高原》,主…

【經典也青春】比爭奪死活還悲慘的婚姻競賽──陳栢青談《傲慢與偏見》

於2016/01/21首播的「經典也青春」,再度邀請到作家陳栢青來到節目現場,為我們領讀十九世紀的英國文學經典──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 主持人陳蕙慧提到,當初想要重讀並邀請陳栢青來節目中領讀《傲慢與偏見》,是因為之前在「我讀過的那本經典名著」的經典閱讀經驗調查中,許多人都說《傲慢與偏見》是他…

維多利亞時代的部落客──自我感覺良好的普特爾先生

文/群星編輯室 為什麼我不出版自己的日記呢?我時常聽到許多我根本不認識的人,也出版回憶錄,而我看不出自己的日記有哪裡比他們無趣(只因為我剛好不是某個「大人物」嗎)?我唯一的遺憾,是我沒能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寫日記。 ──查爾斯.普特爾 查爾斯.普特爾先生是一位生活在十八世紀晚期的英國男子,已屆中年的…

所謂的天才,就是能夠駕馭主題的人/《最後的伊利亞隨筆》

文/群星編輯室 天才與精神瘋狂症有一種必然關聯,這樣的觀點未必正確,相反地,人們發現天才當中最傑出者,往往是作家中神智最健全者。要世人想像一位瘋癲的莎士比亞是不可能的。 這裡說傑出天賦,主要是指詩歌創作的才能,那是心智各方面維持著一種令人欽佩的協調運作;而瘋癲則是其中某一環過量或扭曲的失衡。⋯⋯真正…

十九世紀的專欄作家/《伊利亞隨筆》

文/群星編輯室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各種文字傳遞比以往更多更快,我們每天都能讀到許多新聞、評論報導,以觀察時事變化。而「名家專欄」這樣的題材,也是現代人喜愛甚至依賴的,不管是在政治、經濟、生活、娛樂、文學等領域,在被大量的媒體訊息轟炸之後,我們總想看看那些成一家之言者,是如何分析斟酌,描述生活。 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