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身處成為在地人的過程,是我不斷接近在地的動力——專訪《沒口之河》作者黃瀚嶢

文/愛麗絲 「我很幸運,成長於政府開始重視環保議題、相關出版品蓬勃發展的年代,」生於1980 年代後期,黃瀚嶢從小遍覽許多生態繪本、自然圖鑑,相較早年荒野獨行、需耗費更多心力拓展所見所識的自然生態界前輩,他擁有許多能參考的文本資料,對自然生態的興趣更自童年萌發。 高中時,黃瀚嶢加入當年校內最大社團—…

我們正走向災難,她告訴我們隨時可以決定改變。

文/李偉文 我身邊有幾本不同版本的《寂靜的春天》中文版,其中最早的版本是民國五十九年七月由大中國圖書公司印行的,離英文原版首刷在美國發行的時間只相隔不到八年,以這個似乎冷門的主題及台灣當時資訊相對封閉的年代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事。 這些中文版隨著時代進展,在印刷上當然愈來愈精緻,翻譯也更加精確與流暢。…

《只讀好冊:李偉文的60本激賞書單》妳/你看過幾本?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bhi Sharma 文/李偉文、AB寶 大頭菜的自然筆記《沒有牆壁的教室》──范欽慧 這本書的作者范欽慧,外號叫做大頭菜,因為她說她總是很菜,總是愛問;「為什麼?」或是瞪大眼睛喊著:「真的嗎?」外號在「荒野保護協會」裡我們是稱為自然名,每個荒野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