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想我嘴砲兄弟們──春秋戰神莊子和他的好朋友

我們中學時讀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多少都背過《孟子》「予豈好辯哉」那一段。先秦儒家裡最嘴砲的人物大概就屬孟子無誤。他大老遠跑去遊說梁惠王:「王何必曰利?(你聽過安麗嗎?)」百家爭鳴的時代,一派思想要想成一家之言,總得有幾個博學強辯、嘴砲無敵的人物。各位不妨想像批踢踢具象化到了戰國,九流十家的思想領袖與追…

誰才是笨蛋/《開闊混同的精神世界:莊子》

文/楊照 春秋之後,幾乎成為列國常識的一種說法,是「宋人愚」,宋國人呆呆的,腦筋不好,會有跟別人很不一樣的想法。那個時代有很多笑話是以宋人當主角的,到現在還很有名的「守株待兔」故事,那個在樹下等兔子撞暈的,就是宋人。還有成語「曲突徙薪」的故事裡,那個笨笨地把柴薪就放在煙囪邊,卻又不聽人家勸告把煙囪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