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中西文化對談系列 免費講座】虛/實文化他者的辯證:莒哈絲電影〈情人〉與戲劇〈最佳利益〉中的主題思想

他者的理論在中古老的典籍中便已存在。「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篇,一開頭便點出「他者」這個觀念的重要性。每個人在其一生中,在他的為學為人的過程中,這個所謂的他者均扮演無限重要的角色。當然這裡的他者,至少可以包含兩個指涉,一個是內在的他者,一個是外在的他者。由於文化的差異,在修為的過程中…

他是風格犀利、專揭政媒腐敗的專欄主筆,這次卻要調查她?

文/哈金 九一一四週年紀念日前一個星期,老闆凱明闖進我的辦公室,手裡嘩嘩甩著一份三頁紙的列印稿,嚷道,「丹林!你看!」,他把那些紙扔在我桌上。「太荒唐了!他們怎麼能說喬治.布希總統同意為這本小說背書呢,簡直是彌天大謊!」 我拿起稿件,是《揚子早報》上一篇文章,吹噓一本「里程碑般」的作品,然而這部小說…

【2016 台北文學季系列專題】正在上演,背後也有風景:台北文學季

撰文/葉菀菱、蔡飴珊;編輯/陳大中 本系列由【閱讀‧最前線】與【SOS】聯合製作刊出 走過冬寒猶佇的三月,迎接春意乍臨的四月,緊接在後的是梅雨綿連的五月;在這氣候反覆、變化無常的時節,空氣裡似乎也多了一抹細膩善感的氛圍──每年的「台北文學季」,總在這時悄然上演,邀請各長期投入的藝文單位、在地深耕的藝…

【伊格言之虛構的萬物論】除了生殖之外別無他物

文/伊格言 小編碎碎念:莒哈絲如何藉由一樁畸戀觸摸到生命的絕望?伊格言犀利的筆鋒給出了答案:這正是莒哈絲何以將他的中國情人描寫為一羸瘦男子貌──他身材乾癟無肉,唯有生殖器強韌堅硬如枯枝,他當然不會是、不能是改編電影中梁家輝瀟灑偉岸的模樣,他不是明星;那只是一個被縮小了的人,命運中被捏扁、操弄、隨意掐…

【經典也青春】18歲就覺得自己老了──廖志峰談莒哈絲《情人》

2016/02/25 首播的「經典也青春」,再度邀請到了允晨文化的發行人廖志峰來到節目現場,為我們介紹以《廣島之戀》、《情人》等作享譽國際文壇的法國小說家莒哈絲的代表作《情人》。這部莒哈絲 70 多歲寫成的作品,不僅已有超過 250 萬本的銷量,更於當年一舉奪得法國的龔固爾文學獎。可見此部作品在當時…

十年前的印度之旅,開啟她的冥想與茹素之行

文/李欣倫 十年前的印度之旅在我身體裡留下兩個印記:冥想與素食。我寫的不多,想的倒是不少,漸漸感覺這個世界的所有景觀和物事,全是砥礪思維的磨石,我是讀者,以渺小的血肉之軀,於亙古天地間觀想恆河沙數眾生,默讀遠古智慧:無常與恆常,生與死。 印度之旅後,我決心成為素食者,飲食的選擇出於自由意願。說來微不…

【現場記事】吳明益看法蘭岑:真正好的小說家是收遍垃圾的寂寞人

文/李雪如 楊照覺得他讓人不太舒服,詹宏志認為他是「要跟每個人對抗的人」,忙著寫新書而閉關中的吳明益,又如何看待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這位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吳明益說,首先得從分離的故事談起⋯⋯ 分離的故事必然是獨處的故事 在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中,由 Readm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