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祖業 幾週前人在巴黎,信步在左岸街頭閒逛時,忽然收到朋友的簡訊,「可以幫我買本1968年、5月革命相關的書嗎?」這麼沒頭沒腦的請託是認真的嗎?我發了則訊息問我當地文青朋友,「5月革命喔,這可是今年最熱門的議題啊,好多出版社都有出版專書專刊,你去書報攤問老闆,這種東西可能不會直接擺在檯面上賣。」…
文/涂東寧 電影的五光十色帶給我們無限想像,但總歸要與個人經驗有所連結,那些光影於我們才真正產生意義,那樣的意義是在生活中的無意識裡堆砌累積的。色彩如何在我們的生活裡創造意義?或者,生活如何賦予色彩意義? 日常經典創辦人黃金樺開場提及Eddie Redmayne在《丹麥女孩》(The Danish …
記錄、整理/黃展成 詩人使用文字在紙本上寫下內心的話語,音樂家讓音符躍動在樂器進而譜出動人樂章,而建築師則是運用光影在空間中創造出詩意。 位於華山的青鳥書店開幕就在閱讀詩、閱讀音樂、閱讀建築中展開。首先由愛德華演奏鋼琴、黃韋嘉的大提琴以及派西絲優美歌聲搭配任明信及夏夏的朗讀揭開序幕,同時也發表了青鳥…
文/曾柏文 青鳥書店大概是台灣第一家有自己主題曲的書店?在書店開幕晚會初次聽到派西絲的現場演唱,很好聽、療癒。 從過去經營閱樂書店到開創青鳥,蔡瑞珊與張鐵志(閱樂總顧問)越走越清晰的,是一種對「書店」的不同想像──從傳統上,一種「存放展示書籍,供讀者購買的實體場所」,轉而強調書店作為為「文化符號聚合…
記錄、整理/尤騰輝 由青鳥書店企劃的「獨立」系列講座,由閱讀、電影乃至音樂三個文化產業領域,透過不同面向的對話思辯,刺激每個獨立主體對同件議題的各自想像。而獨立系列的第三場〈「獨立」音樂誰說的算?從台灣音樂獎項談獨立〉,以音樂為題,談論音樂獎項對音樂場景的影響。 終究我們在談論台灣本地音樂場景時,為…
記錄、整理/謝定宇 在華山的屋頂上有隻「飛翔的青鳥」,我們從那三角窗之中,可以看見這家追求幸福與自由的書店,以及它背後所捍衛的獨立精神。 十月最後一晚,華山拱廳特別「獨立」,在這的人們是愛書成癡的文青,或藏書萬卷的知識份子,又或是因講者名氣而來的粉絲。此次青鳥書店、友善書業、獨立出版聯盟共同策畫的獨…
文/向陽 晚上在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參加一場聚會。舉頭一望,日治時期興建的建築,有著工藝嚴謹的木造屋頂,閃爍在晚宴華麗的燈光下,隱隱飄出昔日酒釀的芳香。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的所在地,清領時期稱之為三板橋庄大竹圍;一九二二年,日治時期改稱「樺山町」;國民政府來台後改為「華山」,沿用至今。 園區所見建築物及設…
文/鳳梨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othree 最近《La Vie》雜誌主辦的「2014台灣文化創意產業100大獎」,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擊敗了台北市的松山文創園區及華山文創園區,成為專業評審心中最好的文創園區。這個新聞又引起了許多人心中的疑問:什麼是好的文創?什麼是好的文化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