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如同一隻刺蝟,每個讀者也都能從自己的個人視角,看到銳利而明確的一面,而最柔軟、深情的部位,只有作者心知肚明。 從編輯人的角度來看,董成瑜《華麗的告解》與房慧真《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先後出版,提供新聞業界許多值得討論的課題。 其中,「採訪力」應該是第一課吧,因為她們不只展示高超的採訪技法,更無…
這幾年為了學習報導寫作的相關知識,陸續買了一些劇本寫作指南回家參考,結果一路讀來,總覺收穫有限。畢竟,劇本寫作立基虛構,人物盡可典型完美、情節盡可曲折離奇、場景盡可生動多變;然而,報導寫作若要借用這些手法,必然立即動搖新聞基於本真的命脈。 束之高閣多年,日前寫了〈寫人的人:特寫片段的董成瑜,寫盡一生…
人物特寫是一種「定位寫作」,不同於傳記企圖「寫盡一生」,在三、四千字的雜誌報導稿裡,一位寫作者只能汲取人物生命的片斷──不只是時間的片斷,更是性格面向的片斷。 這種片斷不難捉摸,但卻充滿了不確定性。它不隨機,但呈現的面貌卻是多樣的組合。 當我們反顧自己的人生就不難理解,對複雜的生命要「一槍斃命」的定…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期,我超想去《中國時報‧開卷版》工作。因為喜歡書,喜歡出版新聞。當時《開卷》最常出現的記者名字,一個是徐淑卿,一個是董成瑜。我每周讀《開卷》,仰望她們的名字。後來兩人離開了。徐淑卿去大塊出版社。那時候部落格正興盛,徐淑卿每天寫部落格,我每天看。部落格裡動輒提到一個死黨,咩仔。老是咩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