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們總是為了未來而活,那我們真的活過嗎?

2007年的一個下午,幾個朋友和我癱在宜蘭白米社區某家餐廳的扶手椅上,喝著早餐剩下的紅茶。下午時段餐廳沒營業,陽光斜斜穿過窗子,照亮長桌邊邊的一小角和地上的紙箱,沒有人說話。紙箱裡七零八落躺著膠膜封口的紅茶和吸管、彩色筆和膠帶。當時是某個營隊活動的第二天或第三天,身為主辦團隊,我們在各種有的沒的事情…

《平成貍合戰》、《神隱少女》和資本主義

《平成貍合戰》跟《神隱少女》有什麼共通點?如果你允許我穿鑿附會,答案是它們都在談為什麼資本主義無法帶來快樂。 《平成貍合戰》是半魔幻故事,住在鄉村附近的貍貓只要吃東西和交配就可以很開心,直到人類開始開發森林。貍貓沒地方住、被路殺,只好開始想法子。其他地區的貍貓長老分享經驗,說只要貍貓善用法術,裝神弄…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工作為什麼糟糕?

「人相信人就是該努力工作,這種想法為現代社會帶來大筆傷害。」 ——羅素 這個社會鼓勵工作,很努力的工作。假設你甘願沒工作,如果鄰居知道了,可能會因此對你有各種不好的想像。假設你有工作,或正在爭取工作,有人會鼓勵你做各種白工來向合作單位或長官展示你的認真。 工作的矛盾 在二十一世紀,我們知道自動化和人…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雞蛋糕腦闆的暑假書單:2018

暑假想念點哲學,過去一年有哪些新書出版?這篇文章推薦我覺得有趣的書,我把它們分類整理,有興趣進行系統閱讀的人可以參考。 如何過好生活? 讓我們從感覺比較輕鬆但你其實無法逃避的課題開始:怎樣過生活比較好。 在《別因渴望你沒有的,糟蹋了你已經擁有的》裡,紐約市立學院的哲學家皮戈里奇(Massimo Pi…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為什麼我們該擔心大學成為職業訓練所?

美國聖母大學哲學教授葛汀(Gary Gutting)是紐約時報的哲學時事專欄「石頭」(the stone)的作者之一,最近台灣引進了他的新書《哲學能做什麼?》(What philosophy can do?),實際演示哲學可以怎麼「用」在社會上。前一篇文章〈你的筆戰能突破「知識論的循環」嗎?〉介紹了…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你的筆戰能突破「知識論的循環」嗎?

葛汀(Gary Gutting)是美國聖母大學哲學教授,也是紐約時報的哲學時事專欄「石頭」(the stone)的作者之一,最近台灣引進了他的新書《哲學能做什麼?》(What philosophy can do?),在這本書裡,葛汀實際演示哲學家發明的概念或方法可以怎樣在討論社會議題的時候幫上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