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翊萍 寫散文的人,通常都很真實,像鏡子裡的人寫她鏡子裡在寫的那個人,尤其是感情,總是真摯的令人感動,所以作者也許是、也不是在寫自己,寫著讀著,讀者也把全部都讀成了自己,這是我閱讀蔣亞妮兩本散文集後的心情。 先說《請登入遊戲》好了,書的目錄總共分成三輯:輯一是〈時間即遊戲〉;輯二是〈記憶迷藏〉;…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大正浪漫」、「大正摩登」這兩個詞,是日本近代極力實踐脫亞入歐、崇尚西化行動巔峰時期的最佳詮釋。然而這個時候,卻是有「大谷崎」之稱的唯美主義文豪谷崎潤一郎,以早期代表作《痴人之愛》宣告回歸日本傳統美學的起點。 這部讀日本文學的人無法忽略,探討男女之愛的劃…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這是一本神秘難解的失魂之書、夢迴之書。始於一個女人的失戀,這場凝結時空的巨大陷落,使遭遺棄的勞兒獨留在真空中。陷落的不只她的心、她的身體,而是她的全部,她失去了「我」這個存在的個體。 莒哈絲自己也說,這是一本她最想寫,卻也最難懂的一本書。那麼,亞妮將如何…
文/蔣亞妮 每個讀文學的人,至少都要讀幾回史鐵生。 我和同儕差得不多,初讀他那篇寫命與生如滿弦般的〈命若琴弦〉時,是十八、九歲。我並不聰穎,他的小說於我,大約就和他筆下的老瞎子和他好不容易弄來的電匣子(收音機)一樣。那時的我聽是聽見了,卻看不見。 直到現在,我都無法說自己懂得史鐵生了,大約我還未彈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