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藍湖策略》台灣下一世代經濟命脈葵花寶典

文/noise 經歷過被國外廠商壓著打的痛苦,便能體會改變的重要。 掐住脖子無法呼吸,而為了那微不足道的空氣,台灣卻為此付出了無法想像的代價,就為了一點毛三到四的利潤。前有韓國財閥,後有中國餓狼,四面楚歌的痛苦又有誰能懂!我懂,因為體會過,才深刻體會台灣所謂科技業的悲歌。台灣科學園區扮演著台灣經濟火…

企業轉型:把握時機,在商業生態系統的重構中卡位

文/簡禎富 就像歷史上的朝代興亡更替,商業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不僅是為了爭取市場占有率,爭的是誰的商業模式將主導未來的走向,因此,促成產業結構轉型的是商業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而不僅是個別公司之間的競爭。先進國家重回製造,德國推動工業4.0 虛實整合製造平台或美國先進製造夥伴(Advanced Man…

智慧製造、數位轉型引領台灣企業面對挑戰

文/簡禎富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世界各國和跨國企業紛紛宣布2050 年內淨零碳(Net Zero)的中長期目標和推動時程,綠色製造和永續發展已成為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 ESG)的重要目標,聯合國也於2016 年具體推動1…

藍海瞬間變紅海,中小企業不如打造新藍湖

文/簡禎富 紅海藍海的循環宿命是許多企業經營者無法迴避的問題。儘管許多企業都受到藍海策略的願景吸引,希望開創藍海新商機。但是根據作者三十多年來與台灣不同產業深入的產學合作研究和實證觀察,藍海策略不見得適合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產業結構,因為中小企業難以持續投入資源以維持價值創新,很容易成為「一代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