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很多人問我:接下來要寫什麼?」林立青說,「但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寫什麼。」 2017年出版《做工的人》之後,林立青從一個在臉書上寫文章描述工人日常實況的工地監工,變成暢銷作家,有些狀況沒變,但他看開了;有些狀況變了,而他認為自己眼界開了。 「例如網路上還是常有人覺得我的論點偏…
文/布魯斯.史普林斯汀;譯/洪世民 《河》是我第一張將愛情、婚姻和家庭小心地移往舞台中央的專輯。第一首錄好的是〈輪盤〉(Roulette),描述一個有家室的男人揮不去三哩島核洩漏事故的陰霾。先前安全能源音樂人聯盟(Musicians United for Safe Energy,MUSE)在麥迪遜花…
文/犁客 或許你讀過去年的暢銷書《做工的人》,對於其中描寫的工地生態與工人生活產生又熟悉又陌生的奇妙看法──生活在台灣,工地常是我們每天的日常風景,但在那些通常被各種圍籬擋住視線的地方過活的人,卻似乎生活在另一個時空。 又或許,在林立青還沒出版《做工的人》之前,你已經在臉書上讀過他被大量分享的一些文…
文/盧昱瑩 攝影/廖祐瑲 林立青不諱言,這是一本交織真實與謊言的書。《做工的人》讓灰色工地裡的灰色地帶,從圍籬內躍上社會大眾眼前。他的文字,形成一股灰色力量,為自己、為工人、為社會,衝撞著無法預知的出口。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是用勤奮,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