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之前,人之所以為人的樣子──台大台文所副教授張文薰讀《山月記》

文/張文薰(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相較於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太宰治等日本近現代文學作家,中島敦對於台灣讀者來說可能是比較生疏的。但他筆下的人物:孔子與子路、悟淨、悟空、悟能、司馬遷與蘇武等,卻又是耳熟能詳的存在。不只這些中華思想文化經典的人名,中島敦也寫過《金銀島》的作者史蒂文…

【經典也青春】張文薰×陳蕙慧:活著永遠是最艱難的部分──從中島敦〈李陵〉、〈山月記〉談起

文/犢玫瑰 沒聽過日本作家中島敦?即使是在日本文學界,他也是較冷門的一位作家,而這也與他多舛而又短暫的創作人生有關。中島敦是位高中老師,投稿多次未果,體弱多病的他決定轉往帛琉養病,原來覺得這次出門可能難以再返,便孤注一擲經友人代為投稿,沒想到這次《古譚》雜誌竟刊出了他兩篇文章(即〈山月記〉和〈文字禍…

再怎麼孤僻的心情,透過閱讀,都是能讓人了解的啊。──張文薰談中島敦及其作品《山月記》

文/犁客 「戰時的作家最讓我感興趣的一件事情是:他們用哪種創作來回應世界?」張文薰如此說明,「如果他們寫了向體制獻媚的文字,會是真心的還是虛與委蛇?如果他們不寫某些作品,又代表他們是怎麼看待那個時局?」 在臺大台灣文學研究所任教的張文薰,中學時期開始對閱讀產生興趣,「意識到自己喜歡閱讀,應該是讀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