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不拒探險家的到訪

文/甘耀明 二○○三年初,我和崇建各自出版第一本小說,憑藉我們多年的開放教育經驗,接著合寫教育書《沒有圍牆的學校》。書寫得很快,近一個月完稿。當時我已離開教職,在花蓮讀書的校區宿舍寫稿;崇建則在卓蘭山上教書,寫稿。我們一天的電子書信往返五封以上,討論教育書的觀點與細節,並打氣。那真是美好的日子。  …

【經典也青春】在人性泯滅的黑暗時代,留著一盞人性的光明──賀淑瑋談《許三觀賣血記》

於 2016/06/02 首播的「經典也青春」,再度邀請到了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副教授賀淑瑋來到節目現場,為我們領讀中國作家余華的長篇小說代表作《許三觀賣血記》。 《許三觀賣血記》描述文革時期的中國,一名以賣血維生的男子許三觀的種種經歷。雖然這樣的小說題材看似殘酷且哀傷,但是余華卻在他寫實主義的文字裡…

【2016 台北文學季系列專題】正在上演,背後也有風景:台北文學季

撰文/葉菀菱、蔡飴珊;編輯/陳大中 本系列由【閱讀‧最前線】與【SOS】聯合製作刊出 走過冬寒猶佇的三月,迎接春意乍臨的四月,緊接在後的是梅雨綿連的五月;在這氣候反覆、變化無常的時節,空氣裡似乎也多了一抹細膩善感的氛圍──每年的「台北文學季」,總在這時悄然上演,邀請各長期投入的藝文單位、在地深耕的藝…

【讀者舉手】柯姆‧托賓:「作家的責任是代表『許多人』;把書寫好就是最高貴的工作。」

文/Joshua Wang;照片/林衍億(時報文化提供) 原刊載於作者臉書,獲授權轉載 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1955 年出生於愛爾蘭。著有八部長篇小說,三度入圍布克獎決選,其中《大師》榮獲 IMAPC 國際都柏林文學獎,《布魯克林》榮獲柯斯達文學獎。托賓在國際上與村上春樹、伊恩‧麥克…

【陳栢青之大人的廚房】大人的浴室

不是發狂,僅僅是發了閒,撒手時間放水流,積下來的都在磁磚上走迷宮,流過去也就過去了,剩下一個我拿著牙刷和黴菌對抗,日光推移,戰線在浴室漕溝上一段久久不動,蒂固根深,才一個下午就覺地老天荒。這樣的清潔到底有點賭氣,很神經質,不是維持整潔,而近乎一種消滅。總說眼不見為淨,但「乾淨」和「不存在」到底是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