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虛無主義者的徒勞──陳瀅如談保羅.鮑爾斯的《遮蔽的天空》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我從13歲讀存在主義的作品,至30歲時看了貝托魯奇的電影《遮蔽的天空》,更加為生活與生命的前路投下沉重暗影。之後,大概影響了我至少十年之久吧。現在想來,當然覺得不是好事。 (彼時,我並不知改編為電影的小說原著,被譽為存在主義代表作) 雖然如此,2009年…

【犢講座 35】「貧窮孩子對未來是沒什麼選擇的。」──易智言、張耀升對談《行動代號孫中山》

文/犁客 「然後我才發現,體育班學生們的共通點不是體育,」易智言道,「而是經濟。」 《行動代號孫中山》的導演易智言與將電影改寫成小說的作家張耀升,在「犢講座」同臺對談;張耀升坦承,自己許多年前曾在救國團上過易智言主講的課,因為易智言講得太精采,以致他覺得其他課太無聊,乾脆就翹課了。「易導讓我知道,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