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閱讀器不傷眼的祕密及實機試用地點大公開!

試用過電子書之後,對於方便收納、攜帶、查找、記錄的特性相當欣賞,但長期面對電腦螢幕會感到眼睛疲勞,手機螢幕又太小了⋯⋯如果你是擁有這類「覺得電子書超好用但有些限制」想法的朋友,電子閱讀器mooInk極有可能就是你需要的解答──重量輕、用電省,更重要的是,以「電子紙」技術製作的閱讀螢幕,能夠提供與紙張…

網路閱讀易分心?電子書閱讀器拉回你的專注力

文/凱文.凱利 書本無邊無際的文化力量發自複製的機械。印刷機快速、便宜、忠實地複製出書本。屠夫也可以擁有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或聖經,因此不只上流社會人士,印刷書籍也照亮了其他人的心靈。 但到了現在,我們幾乎都變成螢幕的子民。螢幕文化就是不斷流動的世界,無窮無盡的插播、快速剪輯的影片及不成熟的想法。…

【GENE思書軒】要是他們先讀這本書,就不會大動作指控臉書,然後被大動作打臉啦!

國民黨智庫指控台灣臉書進入「綠色恐怖」時代,關心此事的NCC委員陳憶寧去函臉書公司詢問相關情況,臉書台灣及香港公共政策總監陳澍正式回函,強調根據臉書社群守則,帳號被停權或貼文被刪除,可能是帳號真實性有問題,或是有霸凌、騷擾、發表仇恨言論或垃圾訊息等情況;另外也澄清,臉書的台灣辦公室僅負責廣告相關業務…

螢幕世界裡,努力都有立即回報;這才是孩子被螢幕綁架的真正原因

文/蓋瑞.巧門、艾琳.培利坎 螢幕控的孩子喜歡不斷得到獎勵,一旦來不及或不常得到讚賞,他們就無法進步成長。在電玩裡,有分數、星星或額外生命可以拿,還會進階到新關卡。努力都立即有回報。 美國兒童教育演說家與家長指導員凱西.庫克博士(Dr. Kathy Koch)曾提到,有個 4 歲男童在手機上玩一支籃…

不是人挑書,而是書挑人──你得保持情緒中立,這本書才給你看!

編譯/白之衡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是一句老生常談的俗諺,意義近似我們常說的「人不可貌相」。試想,如果書和人一樣擁有情緒,能夠分辨出人的喜惡,發現你在打開它之前就已經對它的封面做了評斷,那麼書會作何心情呢? 荷蘭藝術工作室 Moore 的藝術家畢爾施泰…

成為狩獵者或是獵物?第三螢幕決戰行動消費的未來

文/犢玫瑰 現今網路資訊的蓬勃發展,大大顛覆了消費者接收資訊的方式,現在,消費者可隨時隨地尋找並消費各種內容,面臨智慧手機時代,源源不絕的行動內容可說是鋪天蓋地而來,尤其是影音頻道的消費市場,展現出一個沒有起點、中途與終點的連續消費過程,徹底挑戰人們的數位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