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案進了事務所,同事們百般勸阻他為被告辯護

文/鄧湘全 飛快地,同事們都知道虐童案可能要進事務所了。眾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律師、助理、祕書、會計……,幾乎所有人都加入戰局,商量結論,共同指派有位方為人母的年輕女同事,請她當說客,準備來說服我拒接此案。不知是正義感使然,還是硬著頭皮,她帶著幾乎全體同仁一致的意見來找我,希望壞律師能迷途知返…

「這年頭當醫生被告很正常,你別放在心上……」

文/劉育志 「嘿!這算什麼啊!」胡醫師義憤填膺地說:「那是復健科的病人,我是去幫忙的『路人』,怎麼會把我當成了兇手?」 醫院秘書委婉地講:「胡醫師不只有你被告,那位病患的主治醫師、住院醫師、整個急救小組、和所有曾經出手協助急救的醫生護士都被告進去了。」 「啥?還能這樣搞?」 「嗯,這種訴訟策略就是把…

用一本小說張開多元思考的角度,那怕只有一點點也值得──專訪 《黑水》作者平路

文/何宛芳 一本小說究竟能有多大的力量,撬開社會多元討論的空間?這或許是不少人會提出的疑問,但卻是作家平路深信不疑的前提。 面對一個讓自己多有觸發的社會議題,平路不是選擇看起來更直接強力的評論,反而花了兩年時間琢磨,以一本靈感取材自社會案件的小說,作為她對臺灣當前媒體、司法、輿論現況的回應。 打開平…

【黑水・私觀點】簡化的相反如果不是複雜──朱宥勳讀平路《黑水》

文/朱宥勳 若談到以小說創作回應社會議題、歷史題材,平路是絕對不可能被略過的作家。從〈玉米田之死〉、〈台灣奇蹟〉到《東方之東》,都扣住了某一面向台灣人的生存困境;而〈是誰殺了XXX〉、〈百齡箋〉、《行道天涯》和《何日君再來》等「名人」系列,更是透過小說重塑了人們對蔣經國、宋美齡、宋慶齡、鄧麗君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