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想讓東烏克蘭成為俄國的一省。這位女律師說:「基本人權在我們的國家並不存在,就連單純的法律都不再適用。」她說她的組織能做的就只是記錄這些罪行。她曾看見地窖牆上的血跡被洗去、遇害者的名單被銷毀,以及死刑判決書被燒掉。那些施暴者也知道違反人性的罪行沒有法定追訴期。總有一天會需要證據來了解過去。
文/黃瑞明、尤美女 《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這本書收集了德國知名律師馮.席拉赫大約由二○一五年至二○一八年完成的短篇(由幾篇曾登載於雜誌的日期推測),篇篇獨立,沒有標題,但連貫讀起來就知道這是長期關照社會、內省人生的深刻作品,且處處入景。許多篇章可以跟他已經出版的三本書《罪行》《罪咎》及《…
因為每年的台北國際書展都緊挨著農曆春節舉辦,不管是在年前還是年後,都會和年假前後的工作全都纏在一起,所以在出版業工作,每年的這段時間都不免忙亂;但也因為會有不同國家的作家趁台北國際書展、帶著新作到訪台灣,所以在出版業工作,就有機會比一般讀者見面國外作家的不同面向。 《偷書賊》、《克雷的橋》作者朱薩克…
「我用一個故事來說明:大部分的專業作家可能會告訴你,開始寫作與重大事件有關,例如有一次搭飛機、遇上意外,墜機之後從飛機的殘骸中站起來,在那個剎那決定開始寫作。」費迪南.馮.席拉赫淺淺笑著,「不過我之所以開始寫作,純粹只是因為晚上睡不好、想找事做而已。這個說法沒那麼戲劇性,不過事實如此。」 馮.席拉赫…
文/費迪南.馮.席拉赫;譯/姬健梅 在他四十五歲生日那一天,他前妻發了一則簡訊祝賀,儲蓄銀行寄來一張制式的賀卡。在公司裡,他的女主管送了他一盒從超市買來的巧克力。她問他寂不寂寞,對他說:「邁爾貝克先生,老是一個人是不行的呀!」邁爾貝克沒有回答。 ──────一個週日夜晚,邁爾貝克在電視上看見一段關於…
大家每年都逛國際書展,但不見得每年都注意到哪個國家是那一年的主題國(搞不好根本沒注意過國際書展有「主題國」這事,對吧?別害羞,承認吧);就算注意過那一年的主題國是哪個國家,也不見得仔細弄清楚該國出版品的特色、國內譯作的狀況,或者該國與台灣的關聯。 例如,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的主題國是德國。而大多數…
文/費迪南.馮.席拉赫 菲德漢姆.費納在德國西南端的羅特魏爾當了一輩子的醫生,每年開出兩千八百張病假證明單,他的診所就位在主街。他同時也是埃及文化界的領袖、獅子會會員,沒犯過法,甚至連違規事件都沒發生過。費納沒有小孩,唯一還活著的親人是小他六歲的妹妹,她和先生及兩個小孩住在斯圖加特。費納的人生本來是…
文/口羊 說到讀小說,你是否也有以下的困擾呢? 像是常常因為沉浸在長篇的情節中,導致捷運不小心坐過站;或是想用零星的偷閒時間享受小說,同一章卻老是看不完,不是因為故事太長,就是忘了前面的劇情又得再從頭開始。 當你犯了故事癮,卻又對厚如磚塊般的長篇小說感到消化不良的各種時刻,不如就來試試短篇小說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