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世界閱讀日」Readmoo讀墨都有活動,例如在「閱讀最前線」平台上找各界人士談他們的閱讀書單,廣徵不同愛書人談一天當中的某時刻他們在讀某本書,以及廣受歡迎的金句票選。 今年「世界閱讀日」,Readmoo讀墨辦的活動有點不同。以往的活動,重點在推薦,在分享,而今年的活動,重點在「讓大家有想讀的書…
文/愛麗絲 1970年4月22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發起的環保運動,被定義為世界上第一次群眾環保運動與地球日。 今年,地球日五十歲了。 我們讓地球變得更好了嗎?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常態化、冰川消融、北極熊的棲息環境岌岌可危,這些都是我們在新聞裡經常瞥見的標題…
實在太多人想要一心多用、即時多工、高效率、衝CP,所以有聲書這回搶進閱讀榜啦!除了好玩有哏的表演實況之外,實用的知識講授也大受歡迎! 而且,這回閱讀榜最要緊的不只是帶大家回顧上個月閱讀時間最久的書,而且要告訴大家接下來應該把你的時間專注地用在哪些書上──這些書會開啟一波新的大部頭閱讀馬拉松競賽,而參…
年假一下子就結束了。往年農曆連假前後會有國際書展,無論網路還是實體都一起熱鬧,今年狀況比較不一樣,但老實講,書展比較偏向一個「感受被書包圍」(或被直銷業務包圍)、參加作者各種公開活動(尤其有機會看到平常不大有機會見到本尊的外國作者)、聽講座和人擠人的場合,真要回到「閱讀」本身,還是個獨自進行的活動。…
2019年,台灣年度代表字是「亂」,可謂是個動盪之年。 中美貿易戰方興未艾,香港年中出現「反送中」示威遊行,沒幾個月一個法治城市居然成了黑警暴政的城市,大量年輕人被自殺;韓總機夾著泛藍共主之勢挑戰總統大位,原本看起來勢不可擋,沒想到不到半年,民調卻出現黃金交叉,就連民調專家都無法保證蓋牌效應的影響,…
無論國內國外,羅曼史和言情小說的讀者群一直基礎穩定──他們也許會改變消費習慣,例如從實體書店改成網路書店、從紙本書改成電子書,但閱讀的熱情不會改變。另一方面,除了有一定數量的創作者持續產出這個類型的小說之外,也有少數這類創作者會跨出固定領域,嘗試不同結合,不但是對自己的挑戰,也是帶給書迷的驚喜。 R…
文/犁客 如果你早早就有閱讀自然科學相關書籍的習慣,那麼可能讀過他的作品;如果你早早就有閱讀社會科學相關書籍的習慣,那麼也可能讀過他的作品;如果你對這些知識性書籍沒那麼大的興緻,那麼仍然可能聽過他或者他那幾本經典作品的名頭──畢竟,實驗室和自然環境兩頭跑、觀察心得橫跨生物、環境、歷史及人類學的學者不…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1972年,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賈德.戴蒙在新幾內亞從事鳥類演化研究田野調查時,與當地的政治領袖亞力有過一番談話。 其時亞力問了一個問題: 在過去幾萬年中,他的祖先是怎麼在新幾內亞落地生根的?另外,近兩百年來,歐洲白人是怎樣使得新幾內亞淪為他們的殖民地? 一…
有些作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像是作者在寫出成名經典之前的實驗紀錄,或許不見得像成名經典那麼氣勢完整,但擁有更多趣味、揉入更多想法,而且擁有成長發展之前趨近於「無限」的可能性。 有些作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它們問世之前,幾乎沒有人用那樣的視角看世界,寫出這些作品的作者,提出了一種解譯世界的全新角度,…
養貓的人常會自認「貓奴」,但養其他動物的比較不會聽到這樣的說法,人類的自我本位思考,一直認為是自己馴化了犬、馬等動物為自己工作。事實上,人類不但馴化動物,也馴化植物,許多目前視為日常的糧食作物和水果,其實原來都不是這樣子的。馴化的歷史漫長複雜,牽連甚廣,不過目前也有學者提出新的看法:不是人類馴化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