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軒】活著不是為了工作,但我們為什麼花那麼多時間工作?

眾所皆知,台灣的職場環境有夠血汗,但大家似乎甘之如飴?沒有人真的想當「社畜」來過「九九六」的生活吧?可是為何又嘴裡說嫑嫑,身體卻很老實地在公司裡加了班呢? 不管是否只求溫飽度日,還是野心勃勃地一心想要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走向人生巔峰,我們都為工作付出了人生中最菁華的時光,甚至還以家庭幸…

人類一代比一代進步,日子一天比一天安逸──真的嗎?

文/王宇琨、董志道 比想像中更好的時代:原始社會的生活樣貌 與一般人想像的不同,狩獵採集社會的人們比起後來的農夫、牧羊人乃至之後的工人或上班族,生活要更加舒適,也更有意義。因此,有許多專家將這種社會定義為「最初的富裕社會」。 為什麼原始社會的生活更悠閒? 現代社會平均每週工作時間是40∼45個小時,…

「我的知識,是從生活來的」──龜先生、黃春明,與他從未過時的諷刺漫畫

文/犁客 「在家裡,我們很尊敬牠的,不會叫牠『王善壽』,」黃春明呵呵笑著,「我們都尊稱牠,『龜先生』。」 三十幾年前某夜,黃春明聽見門外有聲音,開門沒看見到什麼,關上門之後卻發現客廳裡多了隻烏龜。既然來了,就有緣份,這隻烏龜在黃春明家住了下來,每日有肉有菜,每年準時冬眠三個月,九零年代黃春明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