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像一部讓人目不轉睛的精采驚悚片

文/犁客 「把一群人放進一個獨立空間」是個設計故事時常用的基本設定。這設定之所以「基本」,在於它很好想像、所有讀者也都很熟悉──你搭公車和捷運的十來分鐘、逛大賣場補充零食和啤酒的半個鐘頭、進戲院看電影的兩個小時,感覺上都接近這樣的設定,或者有個更直接、時間持續更長的例子,就是你在學校裡讀書的那幾年。…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5991激刺──談法蘭克.戴拉邦的《迷霧驚魂》

這篇打算談談《迷霧驚魂》這部電影的文章名字,可能會讓你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所以且容我在開頭稍作解釋一番。 這個專欄的上一篇文章〈小說改編電影的最佳典範──聊《刺激1995》〉,原本是打算將《刺激1995》與《迷霧驚魂》兩部片一併討論的,但沒想到實際寫下去後,才發現竟然只是稍微談了一下《刺激1995》,…

「旅人啊,世界之外還有世界。和我們一起踏上冒險吧」──史蒂芬金與《黑塔》

編譯/黃彥霖 眾所皆知,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依著每年固定出書的習慣,四十年下來累積了非常驚人的作品量。龐大的故事庫加上同樣廣大的讀者基礎,讓史蒂芬.金成為美國影視圈藏量最豐沛的原著金礦之一。 這幾年除了有電影版的《魔女嘉莉》和《玉米田的孩子》(Children O…

看那個倚著電視神力的地產大亨登上鐵王座,《美國眾神》簡直是川普時代的故事啊!

編譯/黃彥霖 美國2017年的春季影集對奇/科幻小說書迷們挺不賴的。先有愛特伍的反烏托邦小說《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打頭陣,後有史蒂芬.金在《迷霧驚魂》(The Mist)裡慢慢演化人性與恐懼抗爭的拿手好戲。而在這兩者之間,英國的「故事寶窟」尼爾.蓋曼(N…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短篇就該睡前讀──談《有時候,他們會回來》

睡前閱讀小說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躺在床上,就著一盞檯燈,在進入夢鄉前,先行進入他人文字所搭構出的另一個世界中,為睡夢裡那個只屬於你自己的意識世界,添加另一番不同的風景。 但這樣做有時得冒點風險。畢竟要是小說太好看的話,恐怕會讓你難以停下,忍不住一頁一頁地翻讀下去,等回過神時,說不定天色已亮,導致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