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E書】學會這個你什麼事都可以做啦!

文/犁客 不瞞你說,找人問問「你覺得『編輯』的工作是什麼?」,十個有九個會回你「改錯字」;如果你追問「除了改錯字之外呢?」,大家就會愣一下,然後依照大家的年齡、閱歷和想像給出五花八門的答案,例如「退稿」、「催稿」、「巴結大牌作者」或者「幫上司遛狗」(這是真實案例)。 這些答案大概都包括在編輯工作裡面…

「人生其實是個可以被吹掉的東西。」──馬欣與馬欣的《階級病院》

文/犁客 「習慣在社群網站上擺姿態之後,」馬欣道,「會讓人在日常裡也開始擺姿態。」 馬欣寫電影的散文一向在犀利裡帶著關懷,觀察世界時她也帶著這種透澈的眼光,她很明白,現 在要對公眾發表個人意見較以往容易,而許多人被冠上評論者的名頭之後,也開始以這種身分自居──這是一種缺乏自識的表現。 「讀《紐約客》…

【老貓出版偵查課】編輯與譯者的合作關係

前一陣子常常見到編輯抱怨譯者,譯者抱怨編輯的臉書動態。關於兩邊的工作,好像大家都不是很了解,結果就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像對方什麼該做、什麼不該,這通常不能算良好的溝通,而且也不太能解決問題。本文試著澄清一下兩邊合理的工作關係,讓產業鏈能夠更融洽一點。 一、譯者交了稿子,編輯部要多久才能讓書出版? 這…

「閱讀寫作是為了讓生活更容易,不是更夾雜。」──廖玉蕙談世代之間的閱讀

文/犁客 「幫她們選書當然會先估量他們的程度,但是,」廖玉蕙道,「不要小看她們。」 廖玉蕙口中的「她們」,講的是自己的一對孫女;「估量程度選書」自然是廖玉蕙目前與她們共讀時的考量,但「不要小看她們」的體認,不止來自小孫女聰敏的回應,也來自廖玉蕙的童年經驗。 「我的母親學歷不高,但很喜歡看書,」廖玉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