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2022金馬59片單裡的隱藏書單!

有些電影從小說改編(近年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很讚),看到片名自然就會想到小說的名字,這很直覺;但有些電影和小說沒什麼關係,就還是有人會聯想到小說的名字,或者聯想到的還不是小說──好歹「電影」和「小說」都屬於「描述故事」的形式──而是散文,甚至社會科學之類的非虛構書籍書名。 這種人要嘛書讀太多,要嘛是…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我們查到的事實,會不會是另一個假訊息?

大家都知道假訊息四處流竄,大家都知道要事實查核。但既然假訊息四處流竄,那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查到的「事實」會不會是另一個假訊息?我們該去哪裡查才比較有保障?或者,更根本的解決之道應該是:我們該怎麼樣辨認出假訊息?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是台灣第一家獲得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認證的事實查核單位,不但每天持…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人沒那麼好騙──但這得有條件

人與人的聯繫更方便(有誰還記得要走幾條街才找得到公共電話的感覺?)、資訊連通更快速,然後我們都會發現,「別人」雖然好找,但也變得更不可理喻了──明明「他們」也看得到和我們一樣的資訊,但怎麼會相信那些蠢內容?「他們」不會覺得不合邏輯嗎?「他們」不會在轉傳之前多找一下其他資料嗎?「他們」問這些問題不會覺…

它之所以重要,因為它該是真的;它之所以吸引人,因為它其實是假的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假新聞」一詞,簡單理解是「以新聞報導形式呈現、經由新聞發布管道發表,但並不為真的內容」。不同於因為某種失誤──資訊提供者講錯了、資訊記錄者誤解了、排版人員漏撿了一個鉛字──而產生謬誤的「錯誤新聞」,「假新聞」的重點在於發布者要利用「新聞」這個理應…

身處德新聞界近年最大醜聞核心,何以《明鏡》媒體公信力不減?

文/林育立(駐德記者) 走進《明鏡周刊》漢堡總部的大廳,馬上可看到米黃色大理石牆上寫著幾個斗大的字:「有什麼,說什麼。」(Sagen, was ist.)這是創辦人奧格斯坦(Rudolf Augstein)對每一位《明鏡》記者的叮嚀:只要是事實真相,就不要怕寫下來。 《明鏡》在德國以嚴謹的分析和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