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軒】用科技治療疾病是一回事,改造人類是另一回事

當初我主修謠傳會終生科科的生命科學系前,有個轟動全世界的大新聞「桃莉羊」,每次有朋友問我是不是深受啟發,我一律回答不是──我念生命科學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複製出恐龍,真心不騙!在大學的課上我也公開宣佈: 都怪當時年紀小,被酷炫的科幻故事騙了。念了生命科學才發現,原來要做基因工程編輯DNA序列,並不是像用…

【一週E書】我願意多花一點錢購買高速公路上一條不塞車的專用線道──這樣可以嗎?

文/犁客 中秋連假,為了不讓高速公路塞車,所以有關單位規劃了減價或免費時段──大多是深夜,也就是本來的道路使用離峰時間。 這個意思是:如果駕駛人願意付出自己的睡眠時間、在車不多的時段使用高速公路,就會減少在其他時間使用高速公路的車輛數目、減低塞車發生的可能,所以有關單位提供減價或免費的獎勵。 換個角…

你的正義不是我的正義?桑德爾:先從「道德省思」開始

文/邁可.桑德爾;譯/陳信宏 探討一個社會是否公正,就是在問這個社會如何分配我們重視的事物──收入與財富、義務與權利、權力與機會、職位與榮譽。一個公正的社會懂得以正確的方式分配這些財貨,讓每個人得到自己所應得。困難的問題在於每個人究竟應得什麼,以及他們為什麼應得那些東西。 我們先前就已開始探究這些問…

考到好成績就可以拿到錢,這是一件好事嗎?

文/邁可.桑德爾;譯/吳四明、姬健梅 付錢叫人去動絕育手術是個很大膽的例子。這裡還有一個例子:美國境內的各學區,都試圖藉由提供獎金給在標準測驗中考得高分的孩子,以改善學業成績。認為現金誘因可以解決美國學校所面臨問題的這種想法,逐漸在美國的教育改革運動中成形。 我以前就讀的是位於加州太平洋帕利塞德的公…

他們為了生活獵殺海象,那如果為了生活出售海象的權利呢?

文/邁可.桑德爾;譯/吳四明、姬健梅 數個世紀以來,在加拿大的北極圈地帶有為數甚多的大西洋海象,就如同美國西部的北美野牛一樣。體積龐大而無法自我防衛的海象,因其肉、皮、油及牙齒都甚具價值,成為獵人輕易就可獵殺的對象。到了十九世紀末期,海象的總數急遽減少。加拿大於一九二八年下令禁止獵殺海象,只保留很小…

同樣是訂製孩子,卻引發截然不同的反應?

文/邁可.桑德爾 幾年前,一對同性戀伴侶決定擁有一個孩子,由於兩人都失聰,並以此為傲,所以她們決定這個孩子最好也是聾人。雪倫.杜薛諾和坎蒂.麥科拉跟其他以聾啞自豪的社群成員一樣,認為耳聾是一種文化認同,不是一種需要治療的殘疾。「耳聾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杜薛諾說,「身為聾人,我們覺得自己很完整,我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