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宥勳為台灣社會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以六年的時間和苦工,完成《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讓大眾讀者有機會以更容易親近的方式,認識台灣重要的文學作家。 「經典也青春」六年來幾乎全部介紹超過十五年以上的經典和傑作,這次隆重登場的卻是2021年9月才剛出版的…
小說家沒在創作時都在做些什麼呢?他們也是一般人、有著一般的生活,然而更多的是他們在其他領域的努力,即使不以文學創作為奮鬥的目標,這些小說家們全心全意的投入,又如何迴向到文學圈? 例如為了化解語言斷層而積極發表的鍾肇政、例如評價總是讓人感到兩難的陳映真。 本集節目將介紹《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本書收…
合格的寫作者大多具備使用文字敘述的能力和技術,但能夠使用文字敘述的東西很多,不見得每個寫作者每種東西都寫得出來,能寫出繁複華麗小說的作者,不一定能寫出條理清楚的說明式文章;不過,也有少數寫作者什麼都能寫出一定水準,例如朱宥勳。 朱宥勳寫小說也寫非虛構的說明式論述,寫他對台灣各個領域的觀察及未來可能的…
文/聯經出版 時間:2021/06/24(四)晚上7:30-9:00 線上直播:Readmoo讀墨電子書FB粉專、《聯合文學》雜誌FB粉專 主持人:Readmoo「閱讀最前線」總編輯臥斧 對談人:朱宥勳、張亦絢 講題:小說居然可以這樣讀!多向開展、自由切換、無疾而終……,多向文本與電子書的無限可能 …
文/胡淑雯 「人就像淺灘上的魚,口裡不斷吐出膠質,來黏補分離的親人,有時膠質稀薄了,再也黏不上了。」父親說。 父親成了數學教員是光復以後的事。歷史教了兩年以後,因為國語實在太差,經常詞不達意,或則心中的一番話無法如意吐出來感到焦慮而痛恨自己,於是改教起代數和三角來,一身的熱情漸漸被架空的幾何圖形和方…
文/童偉格 忝列本書共同編者,以一年多的時間,閱讀相關文本,我個人最確切的感觸,是在臺灣,以小說書寫白色恐怖的誠然不易。也許,這首先是因白色恐怖自身,已是虛構設想的大規模落實:許多探討現代政治的論著,都可為我們陳明,國家的恐怖治理,對抗的,與其說是真實威脅,不如說是威脅的幻影。簡單說:國家對抗的主要…
文/賀淑瑋 教書三十年,我碰過形形色色的學生,朱宥勳是極其特殊的一位。他的標準上課配備:筆記型電腦,打開,上線。我在台上口沫橫飛,他在台下搭搭搭搭,跟全世界來往,應答得不亦樂乎。假裝不在意,並且壓制走過去看他在搞什麼鬼的欲望,變成我那一年上課的常備心態。但我當然不是、也從來不想當開明偉大的老師。 我…
文/黃錦樹(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這是(《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個有教學熱忱的青年學者寫給想像中的中學生看的,台灣小說入門書。 它的自序〈給不認識的自己〉清楚的道出,它預設的對象是哪些人。如果藉由書中談論的王詩琅的小說〈沒落〉中一個日據時代獨特的台式中文詞語來概括,那即是「自己們」。 全書還有一篇小說…
賀淑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兼任助理教授) 教書三十年,我碰過形形色色的學生,朱宥勳是極其特殊的一位。他的標準上課配備:筆記型電腦,打開,上線。我在台上口沫橫飛,他在台下搭搭搭搭,跟全世界來往,應答得不亦樂乎。假裝不在意,並且壓制走過去看他在搞什麼鬼的欲望,變成我那一年上課的常備心態。但我當然不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