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欽看臺灣設計面貌:多一點了解,強健包容力那條肌肉的能力,就會增加一點

文/臥斧 二○一五年初,「Readmoo電子書」邀黃子欽和小子兩位設計師,在國際書展會場舉行的「犢講座」上對談。時間太短,想講的太多,講座結束後,「Readmoo電子書」和黃子欽都認為:接下來需要有個專題,讓黃子欽把自己想講的、想問的,有系統地整理出來。 「有一回讀到森山大道的採訪,讓我想起自己也很…

台客美學,我島的氣味

群星文化執行副總編輯/李清瑞 說到「台客」,你心裡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呢?是陳昇、伍佰、MC HotDog 的台客搖滾?還是穿著藍白拖、嚼著檳榔、喝著保力達 B 的鄉土男兒? 「台客」一詞最初是在一種族群意識氛圍下誕生的詞彙,然而隨著時代變化,「台客」的意義也不斷地被詮釋,任何被認為很「台」的特徵…

咦?台灣既視感──屬於我們的台灣時代

文/黃子欽 日本時代、民國時代、電視時代、廣告時代、網路時代……,現在我很想有一個台灣時代。 讓我們來找一些台灣的圖像物件。日本時代是明信片,街道、景點、農業、風俗,一種殖民地的標籤印象。民國時代是洗腦課本,長江黃河萬里長城、反攻大陸、士兵剪影、眷村、梅花、保密防諜。電視時代是各種童年代言人,無敵鐵…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畫插畫但不只是畫插畫──與插畫家鄒駿昇對談(二)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郭涵羚;作品提供/鄒駿昇 ➨➨上集回顧:【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從重考生變成插畫家──與插畫家鄒駿昇對談(一) 考究事物的脈絡,讓畫面變得更豐富 有個過程我覺得很有趣,在英國,你找到一個語言,後來你找到一種慢慢用「去制約」的習慣來創作,所以它不一定像英國那麼直接生猛…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從重考生變成插畫家──與插畫家鄒駿升對談(一)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郭涵羚;作品提供/鄒駿昇 或許從小就是個喜愛觀察的孩子,鄒駿昇的訪問總能夠嗅到濃濃的省思意味,不單是對整體教育與藝術環境的觀察,還有對自我生涯的期許。他總開玩笑說,從小個性比較消極,非得等人把他巴醒了才會努力;但從專訪中卻能感受到他永無止盡的前行,以及對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