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搖滾怪伯伯法蘭克.扎帕的樂團在1968年發行了一張專輯叫《我們只是要錢》,從封面設計就知道他們在諷刺披頭四;這張專輯裡有一首只有一分多鐘的曲子,叫做〈你身上最醜的部分是啥?〉開頭A段旋律蠻抒情,但進副歌就變得有點怪,接到一個又短又急的B段之後再來一次副歌,這曲子就突兀地結束了。在那個抒情A…
文/羅勃‧霍奇 想像一下你現在正在教室裡。 老師把一大團又濕又黏的泥土放在你面前的長桌上。 「大家用三十分鐘時間,捏出一張新生嬰兒的臉。」她說。 教室裡的同學沒人有反應,大家都在等老師進一步的說明。 「計時開始!」 你抓起那團黏土,思考該怎麼下手。第一步,好像該把尺寸弄正確才對。於是你把黏土大片大片…
文/陳冠良 「人的內在本來就無可捉摸,外表起碼還讓人有個評斷的依據。所以我只看一個人的外表。善良的心和美麗的臉,究竟哪一個比較真實可靠,一切不言可喻。」 為了美,可以承受多少煎熬,身理與心理的?為了美,可以不計代價,甚至一輩子活在虛構的表象下也在所不惜? 美,到底是一種視覺現象,抑或者精神感應?甚麼…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小子 關於草莽、台客的設計,我會想起水晶唱片的《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就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聲音與素材,卻能給我們陌生又熟悉的體驗。每次看到小吃店招牌上的楷體字,我就會覺得:「為什麼這種字體在看板上 OK,非常生動,而用在書上就被嫌醜呢?」抓不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