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寫了在淘寶的購物體驗,思考到底是什麼因素讓我在一個月內,花掉超過過去一年在露天拍賣上面花掉的金額,首先是購物車淘寶模糊了店鋪的邊界,你像進入一個超級巨大的商城,物品選擇多樣性多得驚人;而多樣性帶來的資訊飽和,則由淘寶物品搜尋的效率解決掉了。 本期接著講集貨倉設計,完全開放的客戶評價系統,還有相當…
編譯/陳慧敏 電子書衰退,紙書回溫?作家休豪伊發起的作家收益報告(Author Earning)追蹤電子書銷售數據指出,電子書整體市場仍緩步成長,只是力道不如前幾年強勁,傳統出版商的電子書的確衰退,但獨立出版和亞馬遜旗下出版品牌的電子書吃下市場大餅。 美國出版商協會(Association of A…
文/蘇宇庭獲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 以網路書店起家的亞馬遜(Amazon),顛覆了我們這個時代對於「書店」的想像;今年適逢亞馬遜 20 週年,亞馬遜又要再次挑戰「書店」這個概念了──2015年 11 月 2 日,亞馬遜在西雅圖開設第一家「實體書店」! 難道亞馬遜要背棄網路、走「回頭路」嗎?不,這個書…
那天和出版同業吃飯閒聊,提到出書節奏,我們一致認定對出版社來說,最理想的出書節奏應該是兩個月一本。姑且不論拉長出版間隔之後,編輯能夠加強製作端的功夫,讓一本書品質更好,光是能夠拉長一本書的行銷週期,也就阿彌陀佛了。 不過,這只是希望,事實往往相反。 一本書推出三個禮拜之後大概就定生死了,如果投注資源…
上週碰到業內知名的譯者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譯者不能像作者一樣拿版稅?」 這真是大問題。幾乎每個作者跟出版社合作都是拿版稅,為什麼獨獨譯者只能拿稿費?同樣都是用文字工作不是嗎?(我知道確實有個超級大例外,譯者拿了版稅,不過除了那個例外之外,你再也找不到更多例子了。)在回答之前我得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稿費…
編譯/何宛芳 市調公司 Nielsen BookScan 旗下的 PubTrack Digital,在美國書展(BookExpo America)期間,公布了 2014 年美國電子書銷售成績單。暢銷榜前五名分別是《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控制》、《分歧者》、《叛亂者》、《赤誠者》,清一色都有電影加持。…
編譯/陳慧敏 企鵝出版集團(Penguin Group)緊抓住 80 週年慶的時機,推出「小黑經典」(Little Black Classics)叢書,精選 80 本經典文學,內容濃縮為 64 頁,採用黑底白字的三段式經典封面,每本定價 80 便士(約合 1.25 美元、新台幣 38 元),既擦亮企…
文/李雪如 楊照覺得他讓人不太舒服,詹宏志認為他是「要跟每個人對抗的人」,忙著寫新書而閉關中的吳明益,又如何看待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這位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吳明益說,首先得從分離的故事談起⋯⋯ 分離的故事必然是獨處的故事 在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中,由 Readmoo …
臉書上看到某位精通拉丁文的譯者發出盛怒的一帖。他跟出版社談了某本拉丁文經典的翻譯計畫,大家都很有共識,不料出版社開出來的稿酬,讓他覺得太不受尊重了。他認為那個偉大的著作加上他的翻譯,至少要每個字一點二元才合理,出版社竟敢藐視他的智慧開出腰斬的價格,不如你們自己去學拉丁文吧。 我沒辦法評論是非對錯,但…